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在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专题论坛上,业内首个AI善治联合体“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以下简称“人本智能倡议”)迎来成员单位扩容。新成员包括百度、MiniMax、浪潮信息、慧与科技、北电数智、网易有道、西门子(中国)等科技企业,涵盖大模型、具身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及智慧养老、AI医疗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关键领域。
“人本智能倡议”于去年11月联合发起,成员包括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想集团、腾讯研究院等。进入2025年,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AI创新加速发展,新一批成员踊跃加入,既有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突破、赋能多行业场景的科技公司,也有提供国产算力底座与产业化平台的AI原生基础设施服务商,还有专注于智能养老机器人产品研发、升级和改造的智能养老高科技企业等。这些企业为“人本智能倡议”在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及生态构建上注入了新内涵,进一步拓展了倡议的实践边界。随着新成员加入,截至目前倡议已凝聚近50家企业和机构,覆盖技术研发、应用落地与伦理治理等全链条。
作为“人本智能倡议”的联合发起方,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电脑与智能设备首席质量官王会文在论坛发言表示,为了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需大力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培育智能体等应用生态,同时秉持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的普及普惠必须要鼓励科技企业“走出去”,通过在更大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场景化应用开发,打造协同创新网络,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以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跃升”的主旨演讲,肯定了人工智能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朱光耀表示,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而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特别体现在伦理、规范、标准等方面。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加强国际政策的协调,建立逻辑规范,确保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生产力的提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分享前沿观点。曾毅表示,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并非互为掣肘,也不是相互平衡。治理实际解决的问题是技术的发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引领其正确航向的方向盘。当前,中国的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不仅在于基础设施、研究与创新、产业应用,安全与治理能力已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实习生 付娆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