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惊现“宋代五月天”?这件南宋石刻里的“乐队”火了引来阿信回复

△奏乐石刻 图据成都博物馆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什么?成都博物馆惊现五月天?看到这则消息,可千万别惊讶,因为成都博物馆正在进行的“锦城丝管:和合共鸣的音乐成都”特展,里面有一件有趣的展品在众多精美的文物中走红。原来,是观众在逛展时,发现一组宋代石刻与知名乐团五月天的一组合影惊人相似,将其戏称为“宋代五月天”。

△宋代石刻与五月天合影相似 图据成都博物馆官方账号

随着展品的走红,成都博物馆也在社交账号上发文称:有网友在成都博物馆找到了“宋代五月天”。但没想到的是,这则帖文还引来了五月天成员阿信本人的回应。在帖文下,阿信回复:“为什么我会在这里?一言不合就集合了。”

△五月天阿信回应

能吸引“五月天本天”出面回应,这件文物到底是啥来头?4月28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了成都博物馆讲解员骆宏婧,她介绍道,这一石刻出土于重庆大足磨儿坡二号墓的右侧壁龛,目前正在“锦城丝管:和合共鸣的音乐成都”特展中展出。可以看到,壁龛上雕刻着五个人物,他们身着圆领大袖袍服,分别手持不同乐器进行演奏。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像右侧置一鼓,双手持槌,作敲击状;第二像竖握筚篥吹奏;第三像手持横笛吹奏;第四像手持六页拍板,作张合状;第五像右胁持手鼓,挂在颈上,用手拍打鼓面。

“这件石刻主要反映了宋代勾栏瓦舍的场景。在宋代,市井音乐开始进一步发展,音乐逐渐从深宫大院慢慢走向民间,在民间就出现了一些供人们娱乐的场所。这一文物也很好地展现了在宋代时期的巴蜀地区,人们是如何进行乐舞表演的。”骆宏婧说。

而在漫步“锦城丝管”的展厅中,除了这件出土于磨儿坡的石刻,观众还可以看到一批出土于泸县宋墓中的石刻。譬如,唱演“采莲”生活的高浮雕乐伎石刻,就再现了宋时繁荣的市井乐曲,也代表了当时中国音乐发展的大背景。

△展览现场 图据成都博物馆

据骆宏婧描述,展览中这一宋代石刻在网络走红之时,也吸引了不少观众来到线下打卡,来看看“宋代五月天”到底是何模样。她同时也谈到,展览中还有不少重磅展品,比如距今8000余年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管乐器,被誉为“中国音乐文明之源”。此外,还有来自三星堆遗址的青铜铃,五音孔陶埙、水陆攻战纹铜豆,以及出土于秦始皇陵一号坑的铜甬钟等国家一级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锦城丝管:和合共鸣的音乐成都”特展持续至5月5日,所剩的展期“余额”已经不多。“所以想要打卡展览的观众,可以在‘五一’假期间,来到成都博物馆一楼的临展厅,在展览中感受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成都平原地区音乐的变迁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成都   石刻   宋代   博物馆   壁龛   展品   南宋   共鸣   文物   观众   乐队   历史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