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波到上海,现在坐高铁得绕行嘉兴,至少一个半小时。以后可以直接跨海直达,一小时就能到!”在宁波经营一家外贸公司的李经理,每周都要往返沪甬两三次,他对新的跨海通道期盼已久。
这条规划中的沪甬跨海通道,该项目战略规划研究顺利通过结题评审,意味着这一千亿级工程正式从图纸走向现实。
这不仅是上海与宁波间的第一条直连通道,更将彻底改变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格局。

沪甬跨海通道的规划显示了它的雄心。这条通道总里程约70公里,其中跨海段长达48公里,比现有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还要长。
更特别的是,它采用“公铁合建”模式,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是铁路。高速公路部分将连接沈海高速(G15),铁路则规划为国家干线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
这条通道的北岸登陆点在上海金山,南岸在宁波慈溪,直接穿越杭州湾海域,位于现有杭州湾跨海大桥以东约20-40公里处。
项目总投资高达1000亿元,已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多项国家级规划。
与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其它跨杭州湾通道相比,沪甬跨海通道的最大优势是“直连”。项目建成后,上海虹桥站至宁波站的线路长度约160公里,运营时间将控制在1小时以内。
宁波北部板块价值将重构,此前宁波城市发展重心偏重南部和东部,而北部因交通阻隔发展滞后。跨海通道将彻底打破这一格局,北部的土地储备和低成本优势,可能吸引更多产业和人口导入。包括上海金山、慈溪、前湾新城在内,房价要变?

沪甬跨海通道的构想并非一朝一夕。早在2014年,宁波市就正式启动了该项目的前期研究,并将其纳入《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
2019年,项目迎来重要转折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沪甬通道等的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标志着这一项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0年,沪甬跨海通道被列入浙江省“十大千亿工程”,也写入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
2022年更是项目的“丰收年”:先是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2035年)》,随后又被列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2024年,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沪甬跨海通道前期工作”,为项目推进注入强心剂。
七个月后,战略规划研究通过评审,项目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沪甬跨海通道将彻底改变宁波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时空位置。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指出,该通道将使宁波进入直通上海的90分钟交通圈,有助于宁波更好地承接上海各类要素转移。
目前,上海GDP已超过5万亿元,宁波GDP也向2万亿元迈进。这两个经济体量巨大的城市直接相连,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沪甬跨海通道将完善国家沿海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它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的组成部分,将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每周,长三角地区有数十万人过着跨省通勤的生活。沪甬直连后,双城生活甚至日常通勤都将成为可能。

尽管项目意义重大,但也面临不少挑战。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这是否属于重复建设?
目前,杭州湾上已有2008年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宁波与上海的路上通道。同时,通苏嘉甬高铁已开建,预计2027年通车,届时宁波可实现高铁一小时直达上海。
此外,东面的沪舟甬通道也在规划中。有观点认为,同时实施通苏嘉甬铁路和沪甬跨海通道项目,可能导致沪甬之间通道能力过剩。
工程技术层面也是挑战。中交二航局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指出,修建沪甬跨海通道需要克服杭州湾水域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风浪流潮涌”的特殊性以及台风频繁影响。
1000亿元的投资来源也是实际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当下地方财政收支状况不佳,投资巨型工程的能力下降,如何构建投资平台并确保良好的投融资回报是一大挑战。

沪甬跨海通道只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一个缩影。“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加速驶来。根据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将接近1.6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近9200公里。
交通一体化带来的不仅是出行便利,更是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以上海和宁波的港口为例: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则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沪甬跨海通道作为杭州湾上第一条公铁复合通道,将直接串联这两大世界级大港,对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具有重要意义。
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广东江门“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凸显,今年前5个月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17.4亿元。深中通道建设前后,一批深圳企业布局中山,形成“深圳总部+中山基地”的发展模式。

可以预见,沪甬跨海通道的建设,将带动杭州湾两岸资源要素在更广范围内快速流动、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技术、人才、资本将随着这条海上长廊聚集扩散,重塑区域经济版图。
未来,当列车以300公里的时速驶过跨海大桥,乘客们可能不会想到,脚下不仅是汹涌的杭州湾波涛,更是长三角一体化的血脉,连接起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板块。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