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话饮茶

寒露品茗图 图源:网络

2025年10月8日是寒露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It is Cold Dew on Oct.8,2025, the 17th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也是秋季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深秋来临,气温下降,日夜温差大。寒露源自《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的“露气寒冷将凝结”,故名“寒露”。

一、寒露节气的特点

元稹的"寒露凉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通过“雁南飞”和“菊渐黄”等物候特征,反映节气转换的壮阔场景。白居易的“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以凉风、寒露、衰花、残荷勾勒秋日萧瑟,突出露水清冷与生命韧性。农谚有“白露勿露身”和“寒露勿露脚”的说法,因为寒从脚下起,说明寒露之后护脚的重要性。寒露后昼夜温差增大,人体阳气逐渐向内收敛。那么,寒露之后喝什么茶比较好呢?

深秋图 图源:网络

二、寒露之后喝什么茶?

鉴于寒露之后阳气渐收,寒气渐生的特点,所以喝什么茶就有讲究了,陆羽《茶经》一·之源云:“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只有绿茶,也就是说,绿茶是性寒的。

第一部文言文、白话文、英文分段对照的《茶经》译著 英译:邱贵溪

中国六大类茶(绿、白、黄、乌、红、黑)的茶性是不一样的,根据发酵程度,分为不发酵(绿茶)、微发酵(白茶)、轻发酵(黄茶)、半发酵(乌龙茶)和全发酵(红茶和黑茶),像性寒和性凉的不发酵和轻微发酵的茶就不太适宜喝(当然,四季不分明的地区以及特殊体质群体除外),建议喝性平和性温的半发酵和全发酵茶,五年以上的老白茶煮年份陈皮效果更佳。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双语茶道CEO班课件 制作:黄佳怡

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转发,别忘了点赞、推荐或关注“溪语茶道 双语”哦!

书法作品 创作:中国美院蒋敏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美食   寒露   节气   绿茶   白茶   阳气   茶道   温差   贵溪   深秋   凉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