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等中洲控股年报的,估计都等得提心吊胆。无数次地刷新股吧,直到今天凌晨,年报度迟迟没有发出。如此难产,估计很多人都会怀疑,是不是公司年报又出了什么变故?文人倒是觉得正常,心里也比较笃定,所以,不想熬,就去睡了。一直到今早5点多钟一如既往地自然醒后,自己才再到股吧里浏览了一下。呵呵,平安无事,公司年报已经正常披露了,关键是审计机构出具的还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心里略微存在的那点担心,霎时也切底打消了。再一看,股吧里的模范投资人“业绩投机”兄,早已经就有一篇系统的点评摆在股吧里了,写得还非常棒 。
不过,文人投资个股,非常注重研究公司基本面,从不偷懒。尤其是公司发布的年报与其他定期报告,更是文人研究的重点。于是,文人自己又花了一个多小时,仔仔细细地把公司年报原文通读了两遍。看完之后,基本感觉与“业绩投机”一样。总体感受就是公司“已经否极,必然泰来”,2024年年报,已经体现了公司基本面最困难的情况,但很多领先于业绩体现的关键数据,如现金流、负债情况、资产结构、销售数据等等,其实已经大幅好转了。从今年开始,公司扭亏为盈、基本面反转迈上大幅盈利的前景,已经势在必然。作为投资人,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了”。下面,个人参考“业绩投机”兄的点评,再度系统分析如下:
一、看到年报中的下面几组数据,你不用揪心!
1、实际亏损20.24亿,超过原来的预告,但那都是过去时了。
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继续大幅亏损20.24亿。录得的每股收益为—3.045元。这个亏损额度,还超过原来预告的总亏损19.2亿、每股亏损2.88元的额度。这个,其实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预告就是一个大概数,实际亏损额度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意义不大。
2、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幅计提了17.71亿的资产减值损失与0.87亿的信用减值损失。两项合计减值约18.6亿,影响当期利润近14亿。其它影响较大的因素还有部分项目停工,导致大部分项目费用不能再进行资本化,利息等基本都直接计算到当期财务成本中里,由此导致全年总利息开支高达7.9亿,光是财务费用就是6.8亿,资本化只有0.91亿。这个,也严重影响了当期利润。
那么,2024年,公司减值的资产有哪些呢?财报里有说明。涉及减值的公司控股的项目包括:
出人意料的是,去年大额减值的,居然不是落在传言中的保安V26街项目之上,而是又把公司前面早就减值过了的惠州、东莞、南沙等地的项目,又搜肠刮肚地再减值了一遍。同时,与碧桂园合作的项目,居然也全额减值了1.78亿。
减值引发大额亏损,看起来确实不是好事。但祸福相依。公司大幅计提减值的目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为了一劳永逸地甩掉历史包袱,便于后面轻装上阵。连年大手笔减值后,截止去年底,公司账目上只是存货减值的余额,就还超过46亿(包括合作项目)。可以说,该亏与不该亏的项目,都提前亏了。比如,惠州大部分项目的楼面地价,都已经减值到只剩1000块出头每平米了,大幅低于去年惠州约4000块每平米的竞拍成交均价了。如此,后面还怎么亏去?事实上,过度减值的部分,只要后面实际情况好于预期,按会计规则就会冲抵回利润,亏损的部分,还可以按规定抵税。这个,肉烂也就是烂在锅里。
3、公司去年底的负债率上升到了89%,看起来吓人,但也是因为大额减值导致公司净资产大幅下降的连带结果。
财报显示,截止24年底,公司负债率高达89%,同比23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看起来公司负债畸高、增加速度惊人,资产结构在继续恶化。其实,这个变动,主要还是因为大额计提减值,归属于投资者的净资产从57亿减少到32亿、一年减少了25亿所导致的。公司的实际负债,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已经大幅改观。未来三年,随着公司目前已经手拿把攥的60多亿潜在利润的释放,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必将相应逐年大幅增加,公司的负债率也就自然而然地会相应大幅改善。这个,以后详谈。
二、要看到年报中披露的问题,但我们更要看到前途,看到光明!
1、公司24年的现金流,已经非常优秀了,在同等规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2024年,中洲控股实现了经营现金净流入56.5亿,这还是迎玺花园只收到62亿元预收款、相当部分销售回款还没到位的情况下实现的。在归还了24亿负债后,公司全年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相比年初还净增加了28.67亿,表现非常优异了。今年,随着迎玺三期百亿货值的热销与最终清盘,公司现金流必然继续大幅净流入,现金流还会进一步改善。
2、充足的现金流,让公司财务赢得了闪转腾挪的空间,公司债务负担已经大幅减轻。
2024年,由于现金流超过目前公司建设所需,公司已经偿还了24亿的有息负债。公司的全部有息负债,已经从去年初的125亿大幅下降到了年末的101亿。在去年偿还的债务中,主要是偿还了20亿的优先级信托融资借款。今年一季度后,公司对高利率的信托债偿还必然继续加快。个人预计,公司去年底还剩余的17亿信托债,今年一季报前,基本就会全部偿还完毕了。由于信托债利息高达9.5%,只此37亿信托债一项归还完毕后,公司每年就可以减少利息支出3.5亿,基本相当于减轻了全部有息负债利息负担的一半!
3、公司的资产结构大幅改善。年报显示,年末公司账面现金,大幅度增加到36.7亿,已经超过公司全部净资产的规模。相比去年年初,现金资产净增加了28亿。在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不高的背景下,中洲这样规模的公司,还能有如此充裕的现金,殊为难得。所以,在披露年报的同时,公司还公告,要将不高于公司净资产40%的现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如此,又可以增加公司的收益。
4、由于迎玺花园销售火爆,使得公司去年的销售数据非常亮眼。2024年,公司全年销售104亿。上市公司代管代建的大股东迎海项目,也销售了50亿。无论按全口径还是权益销售额,中洲在销售上的全国排名,均创出了历史新高——销售排名已经上升到全国房地产百强的第5/60位了。
公司财报披露:2024年,中洲104亿的销售额主要来自于:迎玺花园86.4亿,占比约83%。其它的,锦城湖岸销售5.4亿(24年的该部分销售并未交付,估计会落在今年上半年交房),中洲坊3.24亿,半岛城邦2.87亿,南麓院1.83亿,河谷花园1亿,东莞城邦2.85亿。
今年,随着迎玺花园三期近百亿货值的相继入市,预计公司今年的销售也相当乐观。而这,必然进一步改善公司的现金流,进而整体改善公司的债务负担与资产结构。
5、公司的出租业务与物业经营,依然表现稳健。
年报披露,2024年,公司出租业务的出租率依然很高,基本都在80%以上,大部分都是100%出租,景气度很不错,也反映了公司存量自持物业的质地优秀。这块业务,全年实现了4.4亿营收,增长10%,毛利率高达65%。
酒店和物业业务合计实现营收6.76亿,毛利润率24%,营收同比持平,而毛利润率则有进一步的提高。具体的,大家自己去看年报。
6、十大股东持股相对稳定。去年,尽管十大中有两个自然人退出了,但十大中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与一家私募基金,要么新进,要么去年又大幅增持了公司股份。这说明,这些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具体的,大家自己看十大股东去年持股的变动情况吧,一目了然,无需多言。
7、公司2025其他可能的亮点。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公司在今年的工作展望中强调,公司对持有的存量资产,会“优化结构、提升效率”。有没有继续出售部分资产与股权的可能?可以联想。二是大股东的承诺条款中,有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由此也可以联想,今年会不会存在大股东资产置换或者资产注入的可能?比如,上市公司代建的大股东的中洲迎海项目进入了收获期,今年有没有注入或者置换的预期?反正公司账上有的是钱,大股东持股比例也不低,还有同业竞争承诺管着,不是没此可能哦!
三、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远了!
看了中洲2024年年报,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已经否极,必然泰来”。而且,公司管理层谋定而后动,早就已经为“泰来”做了充分的铺垫,——前面的一切的准备,都只为了早就备下的多道硬菜,在后面能够连续上桌。所以,“泰来”的速度,也许还会分外地快、分外地猛!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今天刚披露年报,下周一收市后,公司又要公布一季报了。周一盘中,因为对这份年报看法的分歧,公司股价或许还会有所震荡。但这样的年报,本来就是预期中的,与前面年报预告一样,即使有冲击,也会相当有限。相反,由于部分投资者对晚上公布的一季报存在向好预期,估计周一逢低抄底的,也会非常地踊跃!
一翻牌,一瞪眼。周一晚上,一季报会好吗?其实,大方向已经明确了,小小的一季报无论好坏,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远了!就算一季报还是憋住、不释放业绩,又有什么呢?肉烂,也全在锅里。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一个如此确定低估、未来前途远大的公司里,投资者多熬一年半载,又有何妨?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众多,躲在这里,你大概率会少挨不少的市场霸凌,有啥不好?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人看法,友情分享。据此操作,责任自担。有所收获,别忘一赞。欢迎讨论,欢迎转发。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