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亚锦赛开赛在即,令人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三大问题待解决

布巴内斯瓦尔的清晨,国乒队员的酒店走廊堆着半人高的纸箱,拆开的缝隙里露出瓶装水的蓝色标签——200箱,从国内辗转运来,像一座小小的安全堡垒。

孙颖莎蹲在箱子旁,给刚开封的水壶贴名字贴,指尖划过标签上自己的名字时,想起队里的叮嘱:“离开视线就别再碰了,哪怕只走开一分钟。”


走廊尽头的餐厅里,营养师正盯着队员的餐盘。土豆切成小块摆在盘边,胡萝卜炖得软烂,唯独不见一片绿叶。“当地的菜洗不干净,”营养师压低声音,“水果得用淡盐水泡够十分钟,表皮的农药残留才敢放心。”

有队员拿起苹果,泡在透明的玻璃碗里,盐水慢慢析出细小的泡沫,像在无声地提醒这里的卫生困境。

没人忘记2024年射击队的遭遇——李越宏的发炎的眼睛,队员们此起彼伏的腹泻,那些遗憾早成了如今谨慎的理由。


训练馆的门一推开,潮湿的热气裹着尘土味扑面而来。王楚钦走到场边,先咳了两声,指尖捏着的体温计还带着体温。

屏幕上显示当地PM2.5数值超标,他把口罩拉到下巴,深吸一口气,又迅速戴上——高强度训练要消耗比平时多三倍的氧气,可这里的空气里,每一口都藏着看不见的颗粒。

远处的广告牌上,印着空气净化器的广告,据说当地有钱人会花大价钱把家里打造成“干净空气区”,可运动员们不行,他们得在露天的训练场上奔跑,在污浊的空气里挥拍。


更让人揪心的是训练馆本身。地胶只铺了一半,露出的水泥地泛着冷硬的光,队员们热身时只能踮着脚,怕硌到脚踝。

角落里,一只青蛙蹦跳着钻进器材箱,有人发现看台的栏杆上还沾着鸟屎,伸手擦了擦,指尖留下褐色的痕迹。

空调外机嗡嗡响着,却吹不出一丝凉风,温度计的指针停在32℃,湿度计的数字更是往上跳——汗水刚从额头流下,就被热气裹住,黏在皮肤上,像一层密不透风的膜。


赛前的名单里,意外比预期来得更快。中国台北队的公告贴出来时,大家正在吃午饭:林昀儒、高承睿因伤退赛,替补冯翊新刚落地就被送进医院,急性阑尾炎。

有人刷到台北队教练的采访,说“只能从二线队临时凑人”,画面里年轻队员拿着球拍,手还在微微发抖——他们没参加过国际大赛,连和主力合练的时间都不够。


王楚钦的训练服后背湿了一大片,他停下来喝口水,水壶贴的名字被汗水浸得有些模糊。

远处,孙颖莎正在和邱贻可对练,乒乓球撞击球台的声音清脆,却盖不住窗外的雷声——气象部门的红色预警早就发了,暴雨会持续到比赛结束,又热又湿的天气,只会让运动员的身体负担更重。


没人再提“争金牌”的事,教练组开会时,最后说的都是“平安完赛”。


当运动员们把球拍放进包里,把口罩仔细叠好,把水壶紧紧攥在手里时,这场亚锦赛早就不只是赛场的较量——他们要和糟糕的水质对抗,和污浊的空气博弈,和简陋的场地周旋,甚至要和突如其来的伤病、天气赛跑。


或许就像有人在朋友圈写的:“这一次,能站在赛场上,就已经赢了一半。”

毕竟比起奖牌的颜色,大家更在意的是,比赛结束后,每个人都能带着健康的身体,平安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体育   印度   亚锦赛   事情   发生   水壶   空气   指尖   运动员   队员   平安   球拍   污浊   瓦尔   口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