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人头攒动。75岁的尹志尧一开口,全场瞬间安静。
“行业已经卷到15种畸形形态!”中微公司(688012.SH,市值1223亿)董事长话音未落,闪光灯连成一片。这位国产刻蚀设备“教父”罕见动怒,将矛头直指产业链恶性内卷——从现场“解剖”仿制到媒体抹黑、从霸王条款到垂直整合垄断,句句带火。
尹志尧列举的“内卷清单”迅速刷屏:有人把竞品设备搬回仓库连夜拆解;有人用“阴阳合同”锁死零部件商;更夸张的是,个别厂商派“黑公关”在展会现场偷拍,回头发文《某某设备又起火》。网友直呼:原来芯片圈比宫斗剧还精彩。
最炸场的,当属“垂直整合垄断”指控。尹志尧爆料,某巨头一边造芯片、一边做设备,还私下把自家fab(晶圆厂)当“小白鼠”——新工艺先在自己产线跑通,再把“Know-How”打包输送给设备部门。“客户敢买你家设备?怕技术全被抄走!”一句话,戳中在场所有fab厂的隐忧。
这不是危言耸听。上世纪80年代,日本NEC曾试图“通吃”,结果设备部门拖累财报,最终割肉卖给东京电子;2000年英特尔自研EUV光源,烧掉数十亿美元后黯然收场。尹志尧用数据说话:全球前十大晶圆厂,90%以上设备采购来自ASML、应用材料、泛林“三剑客”,高度分工才是铁律。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尹志尧话音未落,台下台积电、中芯国际人士频频点头——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技术裸奔”的受害者。
盛美上海7月公告揭开国产替代“残酷真相”:
“一台设备售价1亿,研发费可能烧掉30亿!”尹志尧给算笔账:7nm以下微观加工涉及50+学科,试错成本指数级飙升。更致命的是,国内15家刻蚀厂商、9家薄膜厂商“内卷”抢单,价格战打到骨折,“最后谁都没钱搞下一代技术”。
“小厂拼创意,大厂砸资金,联合起来才能活!”中微现场抛出“橄榄枝”:
更劲爆的是,中微一口气发布6款新品:
每发布一款,台下就爆发一阵掌声——国产设备不再只是“便宜”,开始啃最硬的骨头。
9月5日早盘,中微公司高开6%,北方华创、盛美上海涨超5%,整个设备板块市值一日飙升400亿。有券商连夜发研报:《内卷尽头是“剩”者为王,国产设备迎来黄金并购期》。股民评论:尹老爷子一句话,比10份研报都管用!
从90%去胶机到0% EUV,国产设备仍长路漫漫。尹志尧的警告振聋发聩:内卷没有赢家,只有被ASML、应用材料“渔翁得利”。下一个弯道,是继续15家抢一张单,还是联手把蛋糕做大?答案或许就在展台下那一排排等待签约的意向书里。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