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贵” 小菜园深扎根实现快速发展

2025年上半年,当许多餐饮企业还在盈亏线上挣扎时,一家主打“新徽菜”的连锁品牌却逆势跑出了加速度——收入27.1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5.7%。没有网红营销,不讲资本故事,小菜园似乎用的是最“笨”的方法:老老实实炒好每一道菜、服务好每一位顾客、照顾好每一位员工。

2013年,小菜园在安徽铜陵开出了第一家店。没有什么宏大愿景,创始人汪书高最初的想法朴素得几乎“落伍”:让顾客吃上一顿“好吃不贵”的饭,让厨师和服务员活出尊严。

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从三四线城市起步、客单价不过50-70元的家常菜品牌,竟在十二年后成为中国餐饮业一抹亮色。

“量大实惠”,是很多顾客最早记住小菜园的理由。

但少有人知道,为了把“实惠”做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小菜园在背后下了不少“笨功夫”。

比如“快”。中式现炒和“上菜速度”本是天然矛盾,但小菜园偏要破解这道行业难题。他们在每家店配置六口大锅专烧招牌菜,点单逻辑经过精密设计——点几个招牌,搭一个炒菜一个汤,25分钟内全上齐。效率背后,不是预制菜和料理包,而是对锅气与温度的坚持。

再比如“安心”。一句“母亲的味道”,不是营销话术,而是贯穿供应链的准则。煮饭只用五常大米,团队常年驻扎产地;为了最新鲜的蔬菜,他们在铜陵自建200亩有机基地。

甚至配送环节也历经三代迭代:从最早各店自采,到分仓集中配送,再到如今15个分仓+全冷链覆盖——每日40-60店一批次鲜送,没有取巧,只有重投入。

而真正让小菜园穿越周期的,或许不仅是模式,更是人。

汪书高早年在上海做厨师,吃过数月的土豆,深知一线餐饮人的不易。“让员工有尊严、有成长、实现梦想”,被写进企业愿景。普通劳动者在这里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物质有回报、精神被尊重、家庭得照顾。

也正是这样的凝聚力,让“实在经营”不止于理念,更成为千店如一日的践行。

当行业陷入“流量焦虑”和“降价内卷”,小菜园却 做对了一件事:向内要效率。

不做噱头、不省功夫、不压缩人情。

正如挂在汪书高办公室那幅字——“真实简单自然”。小菜园的故事似乎再一次印证:

餐饮没有神话,唯有用笨功夫熬出来的长远;没有所谓的逆势增长,只有愿意在顺境时埋下实在的因,才能在逆境里尝到智慧的果。

文/戴贤超 柯南

(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9

标签:美食   菜园   好吃   铜陵   顾客   功夫   厨师   实惠   尊严   效率   员工   餐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