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是骗局?日本"脱亚入欧"150年,欧美仍视其为"野蛮人"!

2025年6月,《朝日新闻》一则报道引发关注。报道提及东大双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展开联合训练,穿越宫古海峡后向东航行至硫磺岛附近海域,展现出不断进步的远洋作战能力。

为缓解日本民众可能存在的不安情绪,报道中选用了赤城号航母早期型的照片,并对比说明其可携带91架战斗机,数量远高于山东舰的36架和辽宁舰的24架。

在某款老牌架空舰船拟人美少女二次元游戏里,赤城号航母的第二个改进型号舰载机数量标注为九十架,而《朝日新闻》的表述在此基础上有所延伸。

日本在历史发展中,长期受到中华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华夷之辩”,让作为“夷”的日本在接受过程中面临心理层面的挑战,难以自上而下全盘接受,因此需要在这套叙事之外构建新的框架以建立共识与认同。

早在推古天皇时代,圣德太子在递交给隋炀帝的国书中,便称日本为“日出之国”,意在与“日落之国”的中国平起平坐。为丰富这一叙事,天照大神的传说从民间神话发展为正式的宗教信仰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本统治者命人编撰了《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两部史书。

这些史书从神代开始讲述,涵盖天地创神、高天原的别天神与神世七代神明,以及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创造日本列岛、天照大神与须佐之男的传说等内容,最终确立了初代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直系血脉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史书均以汉语撰写。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与西方列强签订《南京条约》,这一消息对日本幕府政权产生冲击,使其难以维持海禁政策。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舰队驶入江户湾,向江户幕府递交国书并下达最后通牒。

次年,幕府被迫签订《神奈川条约》,开放下田和函馆两个港口与美国通商,并同意为遇难的美国船员提供帮助,这一事件极大震动了日本的统治阶级和部分知识分子。他们认为,西方文明优于东亚文明,若日本能比中国更快学习消化西方文明,便能在东亚占据优势。

19世纪60年代,日本结束德川幕府统治,开始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西化改革运动,即明治维新。

福泽谕吉提出的“脱亚论”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思想,主张日本应脱离亚洲,融入西方文明,认为中日甲午战争是文明战胜野蛮的战争,日本作为文明国家应与西方列强共同影响中国和朝鲜。

日本在对华战争及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签订相关条约后,认为“脱亚入欧”政策取得成功,摆脱了落后亚洲文明的标签。明治维新后,日本处于工业化初期,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

由于美国工资较高,对日本劳动力吸引力大,日本政府放宽了海外移民限制,19世纪90年代起,日本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进入美国,尤其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

1904年,加州日本人已拥有5万多英亩耕地,1909年增至15万英亩,1919年达到45万英亩。这引发了美国的排日情绪,1908年日本被迫签订条约限制赴美移民人数,但排日情绪未减。

美国司法界通过相关案件剥夺了日本人加入美国国籍的权利,1920年和1923年加州又通过更严厉的外国人购买土地禁令,其他各州纷纷效仿。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类似排华法案的排日法案,规定除外交官外,日本每年仅40人可进入美国,且亚洲人难以取得美国公民资格,该法案生效日被日本政府宣布为国耻日。

这一系列事件让日本意识到“脱亚入欧”如同一场梦,欧美人仍将其视为“野蛮人”。昭和天皇在相关记录中也提及黄种人与白种人存在差别。

日本向加州移民被拒引发国民愤怒,在这种背景下,昭和时期的部分日本知识分子提出“近代的超克”理念,认为日本应作为东亚领导者推动东亚一体化,并颠覆欧美中心主义的现代秩序,以赢过欧美人。但随着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的这一构想也随之破灭。

二战后,日本在文化上仍受儒家文化影响,同时在国际格局中与美国保持着密切联系。在亚洲四小龙时期,日本凭借经济成就获得一定文化优越感,而在经济泡沫破裂后,发展陷入停滞。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仍在不断寻找自身定位,持续探索发展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历史   明治维新   日本   骗局   欧美   美国   东亚   幕府   加州   赤城   天皇   条约   大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