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农民报】
7月22日,我们迎来大暑节气。公众如何安度暑热盛行时节?当天,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邀请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精神卫生、中医养生、眼科5个领域的专家,围绕大暑时节健康热点问题进行解答,为公众送上了一份实用指南。
警惕肠道与虫媒传染病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董阿莉介绍,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不洁饮食传播,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等,严重时可致脱水,预防需做到生熟分开、食物煮熟、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勤洗手。而虫媒传染病是通过昆虫如蚊子、蜱虫等叮咬传播病原体引发的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叮咬后的发热、皮疹、头痛、肌肉疼痛和乏力等,防蚊工作应全天候开展,需清除瓶罐积水等孳生地,安装纱门纱窗,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并涂抹驱蚊剂。针对蜱虫叮咬,野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脚,选择浅色衣物便于发现蜱虫;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喷洒在衣物和裸露皮肤(避开伤口),避免在草丛、灌木丛长时间停留,行走时走道路中央。
预防“情绪中暑”有妙招
“高温易致‘情绪中暑’,这与体温调节紊乱、电解质流失及睡眠不足密切相关。”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刘志芬支招,公众可通过规律作息、健康饮食、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冷敷颈肩等方式调节情绪,还可借助蓝绿色调环境、绿植及冰贴等工具给心情“降温”,若烦躁情绪持续超两周应及时寻求心理科专业医生帮助。
中医开出节气养生方
从中医角度看,大暑养生应兼顾清热祛暑与益气养阴。山西省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李宝玲建议,情绪上可通过冥想、按压劳宫穴等养心;出汗后宜温水擦身,避免直吹冷风;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清晨或傍晚可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饮食多吃薏仁、红豆、西瓜、苦瓜等健脾解暑食物,出现疲乏、口干,咽干等症状,可以泡西洋参、黄芪、麦冬水等益气养阴,常在空调房的人群宜饮用姜枣茶调和滋养;“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降温防暑,及时补水,避免大量出汗后骤遇寒冷,保持良好心态和睡眠,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半身麻木、胸前憋闷等症状,要尽早就医。同时,依据中医“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理论,大暑时节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冬季易发疾病的关键时机,可通过“三伏贴”、火龙灸、刮痧等方式调理,但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确认个人体质。
牢记五点预防食源性疾病
夏季食源性疾病高发,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协调办公室主任王三桃建议从五方面防范:采购食材方面,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采购来源不明的食品及不认识的野菜,适量购买,尽量保证食材新鲜,购买生鲜食品时仔细观察新鲜度,网购食品查核商家资质,购买预包装食品认真检查包装完整性。加工食品前务必彻底洗净双手,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再次洗净双手,加工制作过程中生、熟食品使用不同案板、刀具和餐具,以防交叉污染,食品需充分加热烧熟煮透,适量加工避免产生剩饭剩菜,豆角务必确保完全熟透后食用。储存食品时,生鲜食品及时冷藏,还要避免反复解冻,熟食和即食食品在室温存放不应超过2小时,生熟要分开;家中存放的药物和杀虫剂应与食物及其原料分开存放,避免误食误用。处理剩饭时,剩饭菜尽快加盖冷藏,再次食用前充分加热,隔夜米饭尤其要彻底加热。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尽量避免生食安全状况不确定的肉类、水产品,不进食安全状况不确定的自制药酒、野蜂蜜等,享用火锅时确保食材彻底煮熟后再食用。王三桃提醒,夏季用餐后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保存好剩余食物,积极配合疾控机构调查。
科学防控儿童近视
针对暑期儿童近视问题,山西省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常敏指出,防控核心在“减负担、增户外、养习惯、早发现”。严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20-20-20”法则要牢记,即每看近处20分钟,便需暂停,抬头眺望至少20英尺(约6米)远的物体,持续至少20秒。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1小时,年龄越小,越要严格控制,低龄儿童(3岁以下)应尽量避免接触视频类电子产品。务必保证充足有效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是目前公认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手段。培养良好的读写姿势和用眼环境同样关键,遵循“一拳一尺一寸”原则:读书写字时,胸口离桌子一拳(约6-7厘米),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坐姿要端正,不歪头、不趴着,同时确保小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他同时澄清“晒眼皮能改善近视”尚无科学依据,提醒避免强光灼伤眼部皮肤,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眼科进行专业的视力检查。
供稿:田辰
排版:雷艺彤 田辰
初审: 雷艺彤 田辰
复审:白慧磊
终审:刘桂梅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