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做出了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决定,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此举完全符合市场预期,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正式转向宽松周期。
一、本次降息的三大核心原因
此次降息并非源于经济已陷入深度衰退,而是一次前瞻性的“预防性”操作,其主要考量如下:
就业市场显著放缓:首要的催化因素
数据表现:近期美国就业数据持续疲软,8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2.2万人,远低于预期。更关键的是,失业率从4.1%跃升至4.3%,创下近四年新高。这一数据变化触发了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健康状况的警觉。
决策权重:美联储有“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双重使命。在通胀已从高位回落后,就业市场的恶化成为此次政策转向的最重点考量。
预防性风险管理:鲍威尔的核心逻辑
政策定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此次降息明确定义为“风险管理式的降息”。
核心目的:其意图并非“抢救”陷入困境的经济,而是为防止就业市场进一步恶化和预防经济“硬着陆”风险。即在看到经济出现初步裂痕时,提前采取小幅行动,为经济提供缓冲,避免未来被迫进行更大幅度的紧急降息。这是一种“先发制人”的策略。
政治压力与内部分歧
外部压力:特朗普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公开施压美联储要求其降息,以刺激经济和股市。虽然美联储强调其独立性,但无法完全忽视来自白宫的政治压力。
内部信号:本次会议中,唯一投下反对票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要求降息50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他目前仍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其激进的立场被视为政治因素影响美联储决策的一个潜在信号。
二、未来利率路径:点阵图揭示的宽松前景
美联储发布的点阵图为其未来的降息路径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2025年底前:预计还将降息50个基点(即再进行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这意味着2025年全年可能累计降息75个基点。
更长期展望:预计到2026年和2027年,美联储可能每年再各降息25个基点。
这表明美联储已开启一个中期宽松周期,货币政策将逐步走向正常化。
三、对全球大类资产的潜在影响
美联储降息将通过流动性、利差和汇率等渠道深刻影响全球资产价格。
美股:短期震荡,中期看好。在预防式降息的初期,美股通常表现良好。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尤其利好对利率敏感的成长股(如科技股)。同时,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也能推高估值。
中国资产:受益明显。美联储降息缩小了中美利差,极大减轻了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为中国央行施行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准、降息)打开了窗口。历史表明,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中国权益类资产(A股、港股)往往能获得不错的超额收益。
利好全球债市。降息周期中,债券价格通常上涨,收益率下行。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下降将成为全球债市的锚。
中国债市: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随着中美利差收窄和国内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加强,中国国债收益率也有进一步下行的动力。
黄金:预期兑现,或进入震荡。黄金在降息前因避险和降息预期而走强。但在降息“靴子落地”后,由于风险偏好回升可能削弱其避险吸引力,金价可能进入一段区间震荡格局。长期来看,利率下降降低黄金的持有成本,对其仍是支撑。
原油、铜等:降息预期可能压制美元指数,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其走势更取决于全球实际需求的变化。
总结
美联储此次降息是一次被充分预期的、由就业市场走弱驱动的“预防性”行动。它不仅仅是一次单一的利率调整,更是一个中期宽松周期的开始。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市场逻辑将发生转变:流动性改善将利好风险资产,尤其为新兴市场(如中国)提供更友好的金融环境。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的经济数据(尤其是就业和通胀)以及美联储的措辞,以调整对降息路径和节奏的预期。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