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实锤!4大假水果骗局正在坑人,很多人天天买,看完赶紧扔

逛景区买的“雪域珍品”藏乌梨,咬一口竟和普通梨没区别?花188元买的“日本晴王”,其实是国产青提贴标签?央视近期曝光的4大假水果骗局,看完让人后背发凉——我们花大价钱买的“健康果”,可能全是科技与狠活的“化学罐头”!

首当其冲的是景区爆款“藏乌梨”。商家打着“富硒抗癌”“高原特产”的旗号,把普通砀山梨高温氧化染色,摇身一变成30元一个的天价水果。可西藏农业农村厅早就辟谣:当地根本没有这个品种,乌黑发亮的外皮全是人工“染发”,吃完还可能舌头发麻。

更吓人的是“金西梅”,金黄透亮的外表看着诱人,实则是烂李子、小桃子泡在糖精和工业色素里制成的蜜饯。有家长说孩子吃两颗就肚子疼,网友吐槽“甜到齁嗓,舌头染成红色”,央视直接点名:这哪是水果,分明是化学添加剂集合体。

还有街头叫卖的“鲜乌梅”,号称野生养生圣品,50元一斤的价格比葡萄贵10倍。真相是普通葡萄用焦糖色素染色,一洗就掉色,所谓“野生”纯属骗局。而超市里的“进口阳光玫瑰”更离谱,日本压根不出口葡萄到中国,6元一斤的国产青提换个日文包装盒,就卖66元一斤,价差高达10倍。

最隐蔽的是假进口水果产业链,山东秋月梨贴日文标签卖66元,南非橘子换标变“澳柑”,甚至普通香蕉贴个品牌标签,价格直接翻倍。这些骗局专挑消费者图面子、爱尝鲜的心理,用虚假概念掏空钱包,工业色素、劣质蜡里的重金属还会危害健康。

其实鉴别很简单:一看颜色,自然水果色泽不均,过于鲜亮且统一的要警惕;二擦表皮,湿纸巾一擦掉色的必是染色果;三查标签,进口水果无检疫码、产地模糊的直接举报。记住:应季本地果最靠谱,高价“网红果”多是坑,别让孝心和健康被套路!

你有没有买过假水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转给家人避开这些陷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美食   坑人   骗局   央视   水果   色素   日文   葡萄   景区   乌梅   日本   红果   标签   砀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