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载有91大箱788件古埃及文物与资料的包机跨越8354公里降落在浦东机场时,当‘一票难求’贯穿13个月展期的每一天时,当270多万名观众在展厅里与3000多年前的猫木乃伊对视时,当全球博物馆一项项新的纪录诞生在中国时……我们知道,这场跨越文明长河的对话,早已超越了展览本身。”这是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写在新书《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中的话。
8月11日,该书的首发仪式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举行,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168小时嘉年华系列活动也随即开启。
从尼罗河到黄浦江,两大古老文明因一场超级大展而交汇。而这场超级大展是如何炼成的?《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一书近400页,逾14万字,并配有230余张彩图,从大展的酝酿、策展、谈判、落实、宣传,到文物点交、文物运送、文物保护,再到前无古人的文创、奇妙夜、奇“喵”夜等活动全记录,为读者生动再现了大展的全过程,尤其是高额借展费的拉锯谈判、萨卡拉沙漠里55摄氏度高温下的文物点交、“美内普塔法老”风雨无阻在上海博物馆门口的日夜守护,那些曾被视作“不可能”的挑战,都是上博为拉近古埃及文明与当代观众之间距离所做的努力。
褚晓波强调,这本书不为炫耀奇迹,只为留存一份滚烫的证明,更要许下一份承诺,上海博物馆未来将继续以文明为帆探索前行。
晚上7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刚看完展览的观众意犹未尽的同时,都对这本新书展现了浓厚的兴趣。10岁的叶书彤捧着新书,正在等待一个小时之后的“众神巡游”环节,“我早上8点就来了,看了两个展厅后出去吃了个饭回来又继续。”因为来之前做足了功课,她对许多展品都仔细观摩,“有件展品是小公主吃烤鸭的草图,特别生动,就像是看到了古埃及人的生活一样。”
赶上这趟末班车的还有朱莉莉,“不久前我和女儿去了悉尼大学,它博物馆里就有一具3000年历史的埃及木乃伊,就觉得很有意思。回来后知道上博也在办展,就想着来看看,而且听说有展出猫木乃伊,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据统计,395天的展期已迎来260万人次观众参观,预计闭幕时接待观众将超过270多万人次,刷新了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文物类特展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其中,近七成来自外省市,外埠观众中逾7成为本次特展专程来沪。
7岁的林宸宇跟随父母从青岛来沪旅游,自从定下这趟旅程后他就第一时间提醒父母早点抢票预约。除了展品,他对法老图图等文创小挂件情有独钟。据悉,本次展览共推出1200余款文创产品,销售总量近265万件,文创活动及周边衍生品营收超4亿。8月11日至17日全天,上博文创商店与金字塔之巅淮海店推出有史以来最“疯狂”的埃及展文创促销活动。
午夜时分,记者采访结束准备离开时,上海博物馆依旧灯火通明,而门口再一次排起了长队——都是为了参加古埃及大展168小时嘉年华系列活动深夜场的观众。虞彬半小时前刚坐火车从杭州赶来,“你见过凌晨3点的木乃伊吗?”这个年轻人笑眯眯地告诉记者,他抱着待上一整夜的决心,“我一直对埃及的事物感兴趣,之前一直抢不到票,这次最后一礼拜开了夜场就想着再不来就真来不及了。”
目前,8月11日至8月17日“168小时嘉年华”夜场票已售罄。
记者 / 刘艺
编辑 / 刘韫文
图片 / 周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