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住芯片!日本之后荷兰也将表态?外媒:中国芯片的遮羞布被扯下

芯片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全球科技链条上的关键一环,美国带头搞封锁,从2022年就开始下手,目的挺明显,就是不想让中国在高端芯片上追得太紧。2022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直接扔出一套出口管制新规,针对先进计算集成电路、包含这些电路的电脑产品,还有特定半导体制造设备,全都得走严格的出口许可流程。

这套规矩直击中国获取高端芯片的能力,管得死死的,包括人工智能训练用的芯片和超级计算机部件。美国那边说这是为了国家安全,防着技术被用到军事上。具体点讲,新规把性能超标的芯片拉进黑名单,比如计算能力每秒超过4800万亿次浮点运算的那些,得批了才能卖给中国。

这一下就把英伟达、AMD这样的美国企业逼得调整产品线,英伟达赶紧在2022年底整出A800和H800系列,专给中国市场降性能用,但好景不长,2023年10月的更新就把这些也堵上了。

美国自己玩儿不够,还拉着盟友一块儿上。2023年1月27日,美国、日本、荷兰高层在华盛顿碰头,就半导体设备出口达成共识,日本先点头答应加入。2023年3月3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改了外汇及外国贸易法,把23种高性能半导体制造设备扔进出口管制名单里头,包括清洗设备、沉积设备和光刻设备,这些东西主要用来造先进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日本说出口得许可,主要针对非友好国家,中国明显不在内。

管制从2023年7月23日正式启动,日本企业东京电子和尼康得申请批文才能往中国卖货。之前中国从日本进口半导体设备不少,2022年半导体进口总额超3000亿美元,日本占了大概20%,蚀刻机和测试设备是主力。现在管制一上,中国企业供应链卡壳了,华为采购5G基站芯片的设备耽搁,中芯国际扩产也受阻。2023年上半年,从日本进口的半导体设备价值掉15%,企业只能啃库存或者找备选供应商。日本这么干,一方面是美国压着,另一方面也护着自家半导体产业,Advantest在全球市场份额超50%,管制帮着防技术外漏。

美国没停手,2023年10月17日又更新规矩,扩大先进芯片覆盖面,包括更多图形处理器和存储芯片,这次堵了之前的产品空子,英伟达的A800直接禁了。中国企业阿里巴巴、腾讯的云计算部门挨了冲击,数据中心芯片拿不到。

2024年,美国加强实体清单,把更多中国企业拉进去,包括AI芯片设计的新公司。2024年12月11日,新更新加了软件出口限制,EDA设计工具也管起来了。2024年3月,美国还管到云计算服务,不让美国企业给中国提供带先进芯片的云服务,百度、字节跳动的AI开发受影响。2024年10月,美国琢磨再限用美国软件的产品出口到中国,包括笔记本和发动机。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投资掉24%到380亿美元,但还是全球头号。

日本那边2023年7月管制后,企业申请许可手续繁琐,得交技术规格和最终用户资料。东京电子2023年下半年对华出口额掉30%,转战东南亚。尼康光刻设备对华出口基本停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份额从25%降到10%。中国半导体协会2023年8月报告,日本管制让国内先进制程芯片产量掉5%。

企业开始从韩国进口设备,但韩国2024年也加强审查。美国和日本协调供应链,美国2023年11月要日本企业报对华出口数据,防间接转移。2024年2月,日本设专项小组监督合规,罚款能到出口额10%。中国企业长江存储在NAND闪存生产卡瓶颈,2024年产能利用率从90%掉到75%。全球半导体市场2023年缩8%,中国进口额掉24%到3000亿美元,管制影响明显。

日本的23种设备管细分清洗、镀膜、检测。清洗设备去污染物保芯片纯度,镀膜涉及薄膜沉积提性能,检测控质量。日本企业SCREEN控股在这些领域份额大,管制后转欧洲客户。2024年,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总额涨5%,但对华部分大降。中国企业投本土设备,2024年国产设备采购额涨20%。日本2025年继续管,2025年第一季度对华出口许可批准率就30%。企业JSR在光刻胶材料出口减供。中国企业并购加速本土化,2025年第二季度半导体设备销售达1136亿元,北方华创受益。

荷兰也没闲着,2023年3月8日,荷兰贸易部长宣布对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新出口管制,重点卡深紫外光刻机。荷兰企业ASML是全球光刻机老大,中国之前靠它的DUV系统造7纳米到28纳米芯片。新规2023年9月1日生效,ASML说遵守,不卖某些型号给中国客户。2023年上半年,中国从荷兰进口半导体设备约50亿美元,管制后锐减。荷兰说这是国家安全,和美国日本协调。2024年9月,荷兰扩大管制范围,更多类型半导体制造设备需授权,包括零部件。

2025年1月15日,荷兰宣布从4月1日起进一步扩管制,ASML说对业务没大影响。但2025年10月13日,荷兰用罕见紧急法控制中国拥有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这是Wingtech旗下的,产功率和信号芯片,用在汽车和消费电子。安世是欧洲遗留芯片关键供应商,荷兰说这是经济安全,防威胁。之前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新规,对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加同等限制,影响安世。2025年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反击,禁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和组件。

外媒报道这些事儿时,常说中国芯片产业依赖进口的现实暴露了,用“扯下遮羞布”这词。彭博社、路透社文章指出,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不足30%,先进制程芯片基本靠外资。2023年芯片进口额掉24%到3000亿美元,外媒分析说管制逼中国面对自主能力弱,供应链脆。2024年,中国进口半导体设备从荷兰掉大半,专家说西方管制有漏洞,但中企仍大买,从2022年95亿美元到2024年262亿美元,涨近三倍。

报告点名ASML、东京威力科创,中国国有企业买得多。外媒还说中国芯遮羞布撕碎,5000家芯片企业2023年退出市场,竞争下滑。进口下降背后,外媒冷嘲热讽,说芯片全靠进口,高估中企。但数据也显示,中国砍进口订单,美企高通、英特尔损失惨,2023年美芯片进口中国下滑29.3%。

面对这些,中国半导体企业没坐等,加速国产化。北方华创在等离子蚀刻机和薄膜沉积设备有进展,2023年出适用于7纳米制程的蚀刻设备,供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涨超50%,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增。南大光电专注光刻胶,2023年ArF光刻胶验证通过,用在28纳米以上制程。2025年10月,和北京大学合作,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解析分子结构,提升材料性能,减缺陷。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2024年升到20%以上,2025年投资380亿美元,中芯国际用国产设备产14纳米芯片。2025年,中国芯投资重心转本土供应商,北方华创等订单满。全球看,中国半导体市场份额稳,进口降但产量升,供应链渐独立。管制虽压着,但推动本土创新,2025年半导体设备销售破纪录,企业并购多,技术突破频。

这些管制让全球供应链重塑,美国拉盟友,日本荷兰跟上,但漏洞在,中国企业钻空子买设备。外媒说遮羞布扯下,但中国没停步,自主路走得稳。

2025年,安世事件升级,荷兰控制,中国反制,摩擦加剧。但长远,中国半导体自给率爬升,依赖减,供应链韧性强。管制暴露弱点,但也逼出潜力,国产替代加速,市场适应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科技   芯片   遮羞布   荷兰   日本   中国   美国   管制   半导体   光刻   设备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