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意林》这类读物,总觉得美国是座充满机会的灯塔,“美国梦”听得人热血沸腾。
可马斯克收购推特后的裁员操作,竟直接把这层滤镜撕得稀碎。
随着超八成员工陆续被裁,其冰冷程度刷新认知,外国媒体直呼:“这远比你想的还要恐怖……“

谁能想到,全球知名的推特公司,裁员能搞得这么“高效”又冷血。
马斯克完成收购后旋即开启裁员,并非一步到位裁至一千五百人,而是先削减半数人员。
再逐步精简,历经一番操作,最终裁员比例超过八成。
没有面谈,没有协商,更没有人情味,一封邮件发过来,上一秒还在敲键盘的员工,下一秒系统权限就被锁了。

然而没能想到的是这背后,就是美国吹的“自由雇佣”原则。
主要听着挺公平,老板能开人,员工也能辞职。
可真到事儿上才发现,这“自由”明显偏向资方。
资本巨头手握生杀大权,普通职员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马斯克为被裁员工发放了三个月基本工资,较法律规定的60天提前通知期更为优渥。
然而,前员工起诉维权,大多因该原则败诉,究其实质,话语权仍紧握于资方手中。
更气人的是双重标准。

普通员工被当草芥,高管却常有“黄金降落伞”保障,虽说“3名高管获2亿美元赔偿金”缺乏实锤,但这种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待遇差距还是真实存在。
特斯拉更为过分,员工入职便须签署禁止组建工会的协议。
所谓法律赋予的结社自由,在资本的强势面前,宛如一张废纸。
说真的,这种重资方轻员工的规则,公平二字提都不用提!

马斯克搞了个“政府效率部”,确实指出了美国公共财政的一些问题,但之前说的“漏洞大到能吞航母”太夸张了。
社保系统确实有不当领取情况,美国社会保障局202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不当领取率为0.78%。
虽不是“系统烂了”,但也反映出监管漏洞。

那些“360岁幽灵受益人”更是不实言论,得客观看待这些问题。
五角大楼的账本确实不透明,连续多年未通过审计是公开信息。
然而,“2024年连续七年”以及“8240亿美元预算去向不明”这两项内容,因缺乏权威信源支撑,其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考究。

给乌克兰援助出现金额调整和核查问题是真的,
但具体亏空数字不能随意夸大,这种财政不透明本身就够让人糟心了。
不可否认,美国邮政电动卡车项目推进迟缓。
早在2021年,国会便批准30亿美元拨款,用以支持其绿色化转型之举,然而项目进展却不尽如人意。

原定于2024年末交付数千辆,然而截至2025年初,实际交付量却不足百辆。
至于是不是“大量资金流进外包咨询公司”,没有实锤不能乱讲。
但这种公共项目推进低效,本身就是对纳税人钱的不负责,再厚的家底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马斯克这一系列操作,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把美国的“双轨制”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一条轨道给精英,有各种福利保障,以自由为名掌控不少资源,在资本游戏里顺风顺水;
另一条给普通人,被“自由雇佣”拿捏,被教育医疗压得喘不过气,交的税还面临财政低效使用的问题。

这种结构性失衡,早就侵蚀了美国的社会公平和政府公信力。
CNN、《纽约时报》这些西方主流媒体也常刊文批评美国劳动保护差、贫富分化悬殊、资源浪费严重。
其实它们一直有对本国社会问题的监督报道,只是这类声音平时容易被“美国神话”的光环掩盖!

曾经吸引全球人才的“美国梦”,如今确实少了些往日光泽。
那些《意林》里的美好故事,终究只是片面的描绘。
马斯克的操作不是“揭开遮羞布”,而是让我们更清楚看到美国的制度缺陷。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