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到今天的田地纯属自找

正面竞争拼不过中国,德国媒体又开始写小作文了:“我们错就错在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之所以会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完全就是自找的。”

“中方的芯片断供令德国汽车工业饱受其苦,但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德国汽车工业自己造成的。这是德国长期忽视中国战略意图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对华政策彻底失败的真实写照。德国错就错在把中国想得太好了,直到现在才终于意识到,北京并不是我们的伙伴。”

中荷两国的安世之乱殃及了德国汽车工业这条池鱼,把包括大众和宝马在内的德国知名车企纷纷烤得滋哇乱叫。而《南德意志报》和《莱茵邮报》之流非但对自家车企的处境不予同情,反倒还往伤口上撒盐,指责它们太依赖中国了,把中国想得太好了,若非如此,又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呢?

“中国芯片断供”是说辞:明明是欧洲先动手抢蛋糕

德国媒体现在总说“中国断供芯片让车企遭罪”,可真要捋清楚前因后果,最先坏了规矩的其实是欧洲自己。

今年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出手,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不仅暂停了中方派过去的CEO职务,还要求安插有否决权的外籍董事,几乎把公司股份全托管了。

用行政手段硬抢企业,说白了就是不守市场规矩的“明着抢”,而中国这边直到10月初才限制安世东莞工厂的特定元器件出口,这明显是反制,根本不是主动挑事。

更有意思的是,德国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想着坐收渔利。安世半导体做的那些车门开关、电控单元芯片,是大众、宝马这些车企的“刚需品”,而且这家公司90%的产能都在中国。

德国车企其实心里门儿清,可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看着荷兰折腾不说,甚至还偷偷盼着能借这事儿摆脱对华芯片依赖,反过来拿捏中国汽车产业。

结果现在偷鸡不成蚀把米,大众的芯片库存只够撑一周,宝马的供应商都开始断链了,这时候倒反过来骂“中国断供”,逻辑跟抢了别人东西还骂对方不给一样荒唐。

德国媒体故意不提的是,安世的芯片根本没替代供应商——换其他厂家的话,光认证就得花好几个月。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急得天天找政府要“快速办法”,连经济部都得紧急开电话会议救火。这哪儿能赖中国啊?明明是德国自己押错了宝,把地缘政治的算计当成了生意经,最后坑了自己人。

“依赖中国”的实情:是赚够了便宜才忘了分寸

《南德意志报》现在骂车企“太依赖中国”,可往前数十年,这些媒体根本不是这副嘴脸。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刚出来的时候,德系车正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大众单在中国一年就能卖300多万辆车,差不多占了它全球销量的四成,宝马、奔驰在华的利润率比欧洲本土还高两倍多。

那时候德国媒体夸中国是“最靠谱的市场”,车企高管见人就说“要跟中国绑得更紧”,怎么没人提“依赖有风险”?

说白了,不是德国“把中国想得太好”,是中国市场给的实在太多,让他们忘了商业合作得讲对等。这些年中国不光买德国车,还帮着德国车企完成转型——大众跟小鹏一起搞电动平台,地平线和大众合资做智能驾驶,宁德时代还把电池技术授权给德国车企。

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就有934亿美元,德国车企的电动车型里,从电池到高精度定位系统,到处都是中国供应链的影子。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到了德国媒体嘴里就成了“中国不是伙伴”,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是什么?

更双标的是,之前美国卡华为脖子的时候,德国媒体半个字不提“技术霸权”;现在中国依法反制荷兰的无理操作,就被说成“经济胁迫”。

贝塔斯曼基金会有组数据,德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从28%涨到了63%,这哪是“想太好之后的失望”?分明是看到中国产业起来了,自己的优势没了,心态崩了而已。

“政策失败”的根子:自己躺平还怪别人跑得快

德国媒体说“没看清中国战略意图”,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他们不是没看见,是看见了也不愿行动。

2015年中国提“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德国也推出了“工业4.0”,目标都是搞智能制造升级。可这些年中国在电池、芯片、智能驾驶上砸钱搞研发,德国车企却一门心思靠中国市场“躺赚”,研发投入占比从之前的8%掉到了5%以下,连基础芯片都懒得搞自主供应。

现在德国汽车工业的困境,全是自己选的。电动化转型上,大众ID系列在中国卖不过比亚迪,就怪中国市场“搞保护”;智能化上,拿不出像样的自动驾驶系统,就靠跟中国企业合资续命。

更糊涂的是对华政策,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没个准头——从施罗德时代的“贸易优先”,到现在跟着美国喊“制度性竞争”,把经贸这颗压舱石当成了政治筹码。

荷兰抢安世半导体那事儿,本质就是德国送给美国的“投名状”,想换特朗普那边“手下留情”,结果把自己的车企坑惨了。

大众的CFO都说了,明年得掏出110亿欧元来救急,宝马的高管天天盯着供应商的芯片库存——这些困境跟“把中国想得太好”有啥关系?

是他们既想赚中国的钱,又想卡中国的脖子;既不愿踏实搞研发,又想保住技术霸权。就像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说的,安世那芯片就是最普通的量产芯片,可德国连这都要依赖进口,这能怪中国吗?

说到底,德国媒体写这些“小作文”,就是不想承认一个事实:不是中国变了,是德国自己没跟上时代。

全球化时代的供应链本来就是互相依赖,你抢了别人的企业,断了自己的后路,最后还骂别人“不够朋友”,这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德国要是真想去理解“中国战略意图”,不如先好好琢磨琢磨“互利共赢”这四个字,比写一万篇甩锅文章管用多了。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荷兰“强抢”中资半导体企业引发芯片断供,美欧日车企无一幸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财经   德国   田地   中国   芯片   大众   媒体   宝马   荷兰   中国市场   汽车工业   半导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