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真让人绝望,粮食产量仅河南七成,却要养活其2.5倍人口

巴基斯坦被大家喊巴铁,是中国西部的陆上邻国,在南亚次大陆的西北角,东边印度,东北连着中国,西北是阿富汗,西边挨着伊朗,南边靠着阿拉伯海。它的前身曾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殖民时代留下的边界像用尺子匆匆划出来一样。后来英军撤走,印巴分治,克什米尔的恩怨也从那时埋下。走着走着,东巴和西巴又各走各的路,前者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后独立成了孟加拉国,西巴顿时少了一大块最肥的地和最温软的气候。

现在的巴基斯坦地盘不算小,七十九万多平方公里,加上巴控克什米尔大概八十八万。可别被面积骗了,地形的“质量”不高。五分之三是山地丘陵,平原只占五分之一出头,能扎根的基本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大约二十一万平方公里。这里确实好,土松水足,人也往这儿挤。全国九成人口都靠着这条河生活,耕地也都围着它转。问题来了,平原里有大块是沙漠,东边那片塔尔沙漠就有三万平方公里。

纸面上,耕地不丢人。能种的地大约三点二亿亩,放在全球都不算少。和国内比一比更直观:河南一省一亿一千二百万亩,只有它的三分之一。听上去,巴基斯坦应该是个粮仓,现实给了个巴掌。2024年的粮食产量只有四千五百万吨,其中小麦两千七百万吨,大米九百万吨左右。河南那边一年能打出六千七百万吨。算一下账,地是人家的三倍,粮食却只有人家的六成多。

粮食是实打实的口粮,河南一亿人,粮食自给率大约一百六十,够喂一亿六千万。巴基斯坦人口已经到两亿四千八百万,世界前五,比俄罗斯还多。人头数上去了,锅里就得添米。摊到每个人手上,年人均粮食只有一百八十公斤,离国际通行的基本口粮线还差四十公斤,离“吃饱”还差七十,想达到四百公斤的粮食安全线,还差两百二十。饥饿指数那张表里,巴基斯坦得分二十七点三,在一百二十七个国家里排到了一百零九,标注“严重”。四成居民处在粮食不安全状态,这不是抽象名词,是一袋面、一桶油、一顿饭的焦虑。

地有,种也在种,为什么产不起来?卡脖子的头号问题是水。巴基斯坦的天是干的,年均降雨两百五十到五百毫米,靠天吃饭不稳,靠河吃饭不富。印度河是命根子,沿岸聚着八成人口,农田也都扎堆,水从源头到末梢已经被分成了细丝。全国九成用水给了农业,还是不够,从地下掏,灌溉用水里,地下水占了五成。浅层的早就抽干了,现在打井得打到两百米以下,还是那句话,打不打得出得看运气。主产区和人口密集区的地下水位在往下掉,一年半米、一米地落。今天能抽,明天就难了。

水少不代表不会淹,巴基斯坦境内有七千二百多条冰川,这是印度河的大水库,补给了八成径流。气候变暖把这座“水塔”吵醒,夏季集中融水遇上降雨,洪水说来就来。2022年的那次,很多人到现在还心有余悸。水位暴涨,国土三分之一泡在水里,三千三百多万人受灾,田里的庄稼被冲掉了至少一半,粮食减产肉眼可见,经济账一算,三百亿美元直接损失,占一年的GDP将近百分之七点八。你辛苦一年,下一场雨就打回原形,这种打击换谁都扛不住。

水还牵着地缘的绳子,印度河的上游主要在印控克什米尔和印度西北部,六条支流里,只有喀布尔河在巴境内,其它五条都在印度。上游的一个闸门、一个水库,都会被放大成下游的耕收。印度的调水、断流行为,巴基斯坦方面一直盯得很紧,国内舆论的敏感点也在这里。更远一点的担忧,是上游冰川的未来。一旦“水塔”萎缩到临界点,哪怕没有人为因素,下游也得面对天给的紧箍咒。到那时候,要养活好几亿人,难度只能再往上加。

印度河平原上,有人把地从砂砾里一寸寸抹平,有人把小麦扛上车又卸下,有人盯着手机里的物价涨幅发愁。吃饭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单产上不去,收获季节又有洪水,也许一年就白忙活了。可人口像个没有减速带的车,油门踩下去就很难松脚,城市的棚户区挤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乡村的地越分越碎,学费、药费、房租、面粉,一起压在一个家庭身上。

那有没有解法,很多人脱口而出的两个词,增产、控增。前者要在现有耕地里多打粮,后者要让人口增速降下来。听上去笃定,做起来都是硬骨头。农田要水,水从哪来?地下水已经透支,河水看天,洪水又时不时砸场子。作物要稳,气候却开始“不讲武德”,热得早、雨来得急。人口要稳,背后是婚育观念、就业市场、社会保障的组合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说句实在话,这不是哪个部委发个通知、哪个地方立个章程就能扭转的,得一茬一茬地做,一代一代地看。

很多人喜欢拿河南做对比,两个地方都种粮,一个省一年的粮食能喂全国一个大省外加半个省,一个国家却还要靠外部补足口粮缺口。这个对比确实扎眼。地貌不一样,水文不一样,农田基础设施不一样,农艺水平不一样,极端天气频率不一样,背后每一条都指着一个字:稳。河南的那套“稳”,经过了太多年的磨合、投入和校准。巴基斯坦要补的课,还得一门一门地补。

上游水资源的分配,邻国关系的波动,协议的边界感,都在影响粮田里的每一滴水。印巴之间的历史纠葛很长,情绪也很浓。可水利这件事,躲不开技术、制度、协商。把焦虑都压在对抗上,可能爽一时;把资源都投在修渠、管水、抗灾上,才能稳一世。

巴基斯坦不是没底子,土地不算少,河流够大,劳力充足。可现实是一道道“卡点”叠在一起:水不够,地不优,灾害频,邻里紧,人头多。每个“卡点”都要拆,每年都要和天抢时间、和地抢收成。有人说,吃饭是头等大事,这句话放在哪个国家都成立。粮袋子要鼓,先得把底层的风险一个个按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巴基斯坦   河南   绝望   人口   印度   克什米尔   粮食   口粮   平原   冰川   农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