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马龙身着笔挺西装,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亮相全体会议
他的身影出现在当晚的《新闻联播》镜头中,神情专注,时而提笔记录、时而凝神倾听,眼中闪烁的微光被镜头捕捉,瞬间引发全网热议,这是他在6月获全国青联委员提名后的首次国家级政治活动亮相,标志着他从体坛传奇向公共事务参与者的身份跃迁
马龙此次亮相并非偶然,2025年6月9日,全国青联秘书处发布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提名人选公示,46名来自科技、文化、医疗、体育等领域的青年精英入选,马龙作为体育界代表位列其中,职务明确标注为“体育总局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提名公示期持续至6月13日,期间经公众反馈及严格审核后正式确认,国家体育总局在回应媒体询问时强调:“提名由全国青联与体育总局联合提出,核心考量是他在青年群体中的广泛影响力。”
自2024年巴黎奥运会后淡出国际赛场,马龙已开启多元身份转型,2025年4月,他当选中国乒协副主席,成为少数在役期间担任该职位的运动员,面对退役话题,他曾以军人般的洒脱回应:“我不会刻意办发布会告别,就像军人在战场,鞠个躬挥挥手就够了。”而此次青联委员的新身份,进一步拓展了他超越体育的社会角色,工作重心将转向青年事务的公益倡导与价值观引领
那么马龙何以成为青年精神图腾?这是官方对其励志生涯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认可,首先作为奥运六金得主、乒坛首位“双圈大满贯”选手,他职业生涯贯穿22年,从省队淘汰边缘逆袭至“GOAT”(史上最伟大球员),其手腕手术后的重返巅峰经历,被写入青少年励志教材;其次日本媒体称他为“六边形战士”,不仅因技术全面,更因其自律品格,训练馆最早到最晚走,生活简化为“宿舍与球场两点一线”,当选“北京榜样”时,他坦言“为国争光刻入血脉”,将个人成功归于集体培养
全国青联委员的职责恰需此类特质,该组织自1949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凝聚各界青年精英,委员需兼具行业代表性、思想政治素养与青年号召力,马龙的加入,为这一平台注入拼搏精神与集体主义基因,成为体育价值向社会领域延伸的生动注脚
马龙此次转型,折射出当代中国对“榜样”定义的拓展,一方面,官方主动打破职业壁垒,将运动员纳入更广泛的国家事务参与体系,全国青联本届提名名单中,除马龙外还有河北推荐的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铅球奥运冠军巩立姣,彰显体育健儿作为青年精神载体的重要性提升
另一方面,公众对“明星委员”的期待已从荣誉符号转向实质贡献,马龙在青联的工作将聚焦青年发展议题,通过公益倡导传递“不问终点,全力以赴”的拼搏哲学,这种从“竞技偶像”到“价值引领者”的蜕变,恰是体育精神社会化的重要实践
当《新闻联播》镜头掠过他专注记录的身影,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委员的履职瞬间,更是一个时代对青年精神的重新定义:冠军会退役,但那些从汗水中淬炼出的坚持、从胜负中升华的格局、从荣耀中沉淀的责任,终将在更广阔的社会赛场延续其光芒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