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贾奥胜
2025年8月9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北京人形”)主办的“具身智能技术与应用论坛”在京圆满举行。近300名业内专家与企业代表参加论坛。本次论坛上集中发布了四项突破性技术成果。
(贾奥胜/摄)
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从“能动”向“能用”转型的重要窗口期,北京人形发布了四项具身智能核心技术成果,为解决机器人实际应用中的感知、决策和执行难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北京人形围绕从“最能跑”到“最好用”的进化目标,重点突破认知理解、通用适配、执行控制与数据供给等核心环节。论坛现场发布的四项创新成果包括:
“具身世界模型体系”为机器人提供认知与预判能力。该体系包含72B具身多模态大模型PelicanVLM和具身智能世界基座模型Wu。PelicanVLM在6项具身相关公开评测中超越GPT-4o等国际领先模型,7个公开评测基准平均性能超过SOTA 11%。Wu模型则赋予机器人“预见未来”的能力,在未见场景下展现出强大的泛化能力。
“跨本体VLA模型XR-1”实现多场景通用适配。该模型通过首创的多模态视动统一表征学习,利用超百万量级的自有多本体数据,实现跨本体运行、多场景适配、多技能调用。实测表明,XR-1具备多任务快速学习和稳健泛化能力,可显著降低应用开发成本。
“人形机器人全身控制自主导航系统”突破移动与操作协同瓶颈。该系统由自主导航和全身控制两大模块组成,支持机器人在移动和站立状态下灵活作业,通过稳定的质心控制与精准的末端控制,保障操作任务的高效执行。
“千台机器人真实场景数据采集计划”构建数据驱动引擎。这是业内首个千台级规模的真实场景数据采集项目,通过让机器人深入工厂、物流等实际场景,采集多模态交互数据,解决高质量数据稀缺难题,加速模型迭代优化。
论坛期间,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孙立宁,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仉尚航,百度智能云百舸平台产品负责人周磊三位行业专家发表主题演讲,探讨从具身多模态大模型到决策控制的核心挑战,深入讨论具身智能未来的发展路径与产业落点。
在圆桌对话环节,北京人形具身智能负责人车正平与诺亦腾机器人创始人、CEO戴若犁,仉尚航,他山科技董事长孙滕谌,ADI中国区大众市场技术总监屈旭光围绕“具身智能如何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技术跃迁”展开深入讨论。
此外,为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北京人形与多家产业链核心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论坛现场,中国电力科学院、百度智能云等机构代表出席签约仪式。各方将围绕协同创新与行业应用,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深度落地。
同时,北京人形联合京沣科技发布设计仿真训练平台,针对行业仿真数据标准缺失问题,提供专业训练环境,完善从“训练-部署-验证”的系统能力,助力企业快速实现技术落地。
本次论坛集中展示了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突破。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具身智能有望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应用,为制造业升级和智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