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自救叫做降价式自杀,西贝这步棋为何又成了烂招?

从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的导火索开始,西贝的预制菜信任危机下,西贝从第一次硬抗开始,后期的公关可谓是步步昏招,从贾总的不挣钱也要分个黑白的理论开始,开放自家后厨满满的冷冻预制食材到近乎疯狂的发无门槛代金券,及各种顾客与门店温暖的小故事结束,如今又开始了新的一轮菜单降价式自救。

贾总也许不知道在餐饮业中有一种自救叫做降价式自杀,西贝的降价式自救,似乎就有这样的趋势,堪称又一步烂棋。

西贝此次部分菜品降价,比如黄米凉糕从46元八块降至29元六块,但单块价格没少多少,却在分量上有所缩水,给消费者一种诚意不足的感觉。这不仅没有解决“又贵又少”的老问题,反而可能进一步引发消费者的不满,让消费者质疑其降价的动机究竟是真心为了回馈顾客、提升竞争力,还是仅仅迫于成本压力的无奈之举,亦或是舍不得真正让利于客的敷衍表现。

从品牌定位来看,西贝此前一直定位为中高端餐饮品牌,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如果贸然全面降价,可能会打破原有的品牌定位和价格体系,让消费者对其品牌形象产生混乱。

原本冲着中高端品质和体验来的顾客,可能会觉得品牌变得“低端”了,降低了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而对于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来说,西贝即使降价,可能也很难在价格上与那些主打性价比的大众餐饮品牌竞争,难以吸引到这部分新的客源。如此一来,西贝可能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既失去了原有的老顾客,又没能成功吸引到新顾客,进一步压缩了自己的市场空间。

另外,单纯的降价很容易引发行业内的价格战。如果西贝开启了降价的先例,其他餐饮品牌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很可能会纷纷跟进降价,导致整个餐饮市场的价格体系紊乱。在这种情况下,西贝可能并没有足够的成本优势来支撑长期的价格战,最终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极为不利。

西贝若想真正走出困境,或许不应仅仅局限于降价这一单一手段,而应从提升菜品品质、优化食材的供应、加强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只有回归餐饮的本质,注重食材品质与烹饪工艺,提升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诚意和价值,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美食   消费者   可能会   顾客   餐饮   品牌   品质   价格   行业   价格战   诚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