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你们刚送娃到幼儿园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回想起送娃去幼儿园第一天,我没走,扒着围栏缝往里面看,心揪得慌,眼泪也忍不住。
怕他吃不好、玩不好,怕他想尿尿不敢说,更怕老师不喜欢他。
怕娃不会自己拿勺子,饭凉了都没吃上。怕他想上厕所不敢说,偷偷尿了裤子,更怕老师不喜欢他。
做幼师的朋友告诉我,老师也是普通人,面对几十个孩子,确实会有更偏爱一些的孩子。不是看谁漂亮聪明,而是看谁“好带”“讨喜”。
今天,小书虫妈妈和大家聊聊,幼儿园“潜规则”,3种孩子最吃香,老师虽然不会说,但家长要知道。
一、自理能力强的孩子
真的,老师不是偏心,是精力有限。我儿子上小班后,我就深刻体会到了:能自己吃饭、穿鞋、上厕所的孩子,老师真的会轻松很多!
班里三十多个孩子,如果哪个孩子老是尿裤子、吃饭要喂、午睡要哄,老师真的会累垮……时间久了,难免有点情绪。
我家娃读的公立园,3 个老师带38个孩子。有次接娃,我跟老师多聊了几句。
老师说:“你家娃省心,自己能叠小外套,穿衣服,还帮旁边小朋友把玩具摆回架子上。”我听了特别欣慰!
2-3 岁是娃自理能力关键期,这会儿不练,入园后遭罪的是娃自己。
我的经验是:从小事做起,在家就开始“放手”。比如让他自己拿勺子吃饭,哪怕洒得到处都是。
让他试着自己穿衣服、穿袜子,哪怕穿反了;请他“帮帮忙”,摆好拖鞋、分分碗筷等。
别忘了,孩子帮你“捣乱”时,也别急着骂。先夸他愿意做,再带他做对。孩子的信心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二、表达能力好的孩子
大家知道吗?孩子入园之前,培养表达能力,真的太重要了!
我见过有些孩子,想要什么不敢说,只会哭。老师问也问不出,同学也玩不到一起。时间长了,真的容易被忽略。
所以千万别信“贵人语迟”!
孩子越是能说清楚:老师我要加;我肚子疼;老师我要拉臭臭;老师越放心。
其实,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不用搞得太复杂,就每天花10分钟 “聊天”。
每天睡前聊聊天:“今天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路上看到什么就讲什么:“这辆车是工程车哟,你看它是黄色的!”
甚至是他突如其来的“为什么”,陪他一起查一查、玩下去。
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愿意说,也越来越会说。
有次,我娃在园里发烧了,自己跑去跟老师说:“老师,我额头有点热,想喝水。”
老师后来跟我说:“你家娃会说需求,省了不少事,有的娃不舒服只会哭,我们还得猜半天。”
其实娃的表达能力,不是要他多会说,而是要他 “敢说、能说清”。想喝水就说,想上厕所就说,不舒服也敢说。
这样老师不用猜,同学也愿意跟他玩(毕竟谁也不想跟 “只会哭” 的小伙伴相处呀)。
家长别 “添乱”:你的配合,才是娃的 “加分项”。
前阵子小区出了个事:邻居家娃被幼儿园 “劝退” 了。不是娃的问题,是家长 “盯得太紧”。
早上送娃,跟老师说 “我家娃不能吹空调,你多盯着点”;
中午 12 点,发微信问 “娃睡觉出汗没?要不要换衣服”;
下午又找老师,说 “我看监控里有小朋友碰他了,你得问问”;
最离谱的是,她看到网上的新闻,居然联合其他家长,要求学校把班里的男老师换掉。可那个男老师特别好,会带娃玩足球,孩子们都喜欢他。
最后园长实在扛不住,跟她说 “您还是给娃换个园吧,我们实在顾不过来”。
我特别理解家长想护着娃的心情,但我们得想明白:老师不是娃的 “专属保姆”,她要管几十个娃,没法像咱们一样,把精力都放一个娃身上。
我平时跟老师相处,就抓两个点:
一是老师发的通知,我从来都是 “收到 + 行动”,比如要带手工材料,我提前一晚跟娃一起准备好,绝不会当天早上才说 “忘了”;
二是不揪着 “小事” 找老师,娃偶尔磕个小口子,老师跟我说了,我就说 “麻烦您了,回家我跟他说下次小心”,不会追问 “怎么磕的?怎么没看好他”。
有次老师跟我说:“其实家长配合,我们更愿意多关注娃。你家娃帮小朋友捡玩具,我会特意夸他,也是想让他更自信。”
家长的态度,老师都看在眼里。你不添乱,老师才能更用心待娃。
小书虫妈妈心里话:
娃在幼儿园 “受欢迎”,从来不是要多会讨好老师。
是他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不用别人替他操心;
是他能说清 “我想喝水”“我不舒服”,不用别人猜他的心思;
也是我们家长不瞎折腾,给老师多一份理解和配合!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