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英伟达上周创造了历史,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全世界GDP能超过5万亿美元的国家,去年只有美国、中国、德国三家。
换句话说,英伟达一家公司,比日本、印度、英国一整年的经济总量还要大。
但就在这高光时刻,英伟达的老大黄仁勋,却突然丢出一句话,把西方给整懵了:“中国AI会击败美国。”
黄仁勋为什么这么说?他讲了两点理由:更便宜的电力,和更少绑手绑脚的监管。
AI大模型那是出了名的“电老虎”,训一个大型语言模型,耗的电能顶一个小城市用好几年。中国呢,电费确实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上布局贼快,等于给AI这头“电老虎”备下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口粮。
在监管方面,黄仁勋批评美国和英国正受到“愤世嫉俗”的侵害,阻碍进步的“犬儒主义”盛行。他担心美国各州出台的“50项新监管措施”可能扼杀AI创新。相比之下,中国的监管环境更为统一和高效。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分析黄仁勋的言论轨迹,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模式:他总是在不同的场合调整对中国AI实力的评价。
在英国,他宣称“中国将赢”,在韩国APEC工商峰会上,他又说“美国遥遥领先,但低估中国实力实属不智”,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他承认中国已能每年生产“数百万颗AI芯片”。
这些看似矛盾的表述,实际上反映了黄仁勋作为商人的精明计算。他的核心诉求很简单:说服美国政府放宽出口限制,让英伟达重返中国市场。
目前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曾经的95%暴跌至接近零。
“我们100%退出了中国市场。”黄仁勋忍不住开怼:“我想不出哪个决策者会觉得,逼美国丢掉全球最大市场是什么好主意!”
这种局面对于英伟达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开发者群体和最饥渴的AI应用市场。黄仁勋曾直言,如果全世界都使用英伟达的系统,美国就能赢得AI之战。但他同时感叹,中国政府已将英伟达排除在本国市场之外。
5万亿美元市值与零中国市场,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数据并置,揭示了英伟达面临的增长天花板。

其实,英伟达的困境代表了美国科技行业在中美科技战中的普遍挑战。一方面,他们需要遵循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另一方面,他们不愿放弃全球最大的科技市场之一。
英伟达不是没努力。他们专门为中国设计了“减配版”AI芯片B30A,性能砍到不触线,还能练大模型。样品都发给几家中国客户测试了。
结果呢?白宫一纸通知:不准卖。
现在英伟达还在改设计,希望政府能松口。但这条路,目前堵得死死的。
这种困境不仅影响英伟达的营收,更影响它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地位。黄仁勋说:“失去中国市场,我们没有任何应急方案,因为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中国,也没有第二个这么大的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公司正在加速开发国产AI芯片替代品。黄仁勋承认,这些本土公司能够以更低成本运行国产的AI芯片,进一步侵蚀英伟达曾经的市场主导地位。
我们从黄仁勋的言论中也看到了中美AI竞赛的本质:它不再是技术对决,而是体系竞争。

不过要理解这场竞赛的真实情况,我们需要抛开表象,审视那些关键指标。在芯片制造方面,美国确实仍然领先。但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追赶。黄仁勋透露,中国已经能够完全依赖自身产业。
更令人惊讶的是创新数据的对比。2014-2023年,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申请了3.8万项专利,美国才6000多项。2025年最新全球创新指数,中国首次冲进前十,这可是中等收入经济体破天荒头一遭。中国在几乎所有下一代科技领域都展现出超越其他国家的竞争力。
很多西方专家现在才反应过来:中国不是只会模仿,它是真能创新。
但他们忘了,在几千年历史里,中国本来就在创新上领先全球。从天文、历法、冶金,到防洪、计量、农业,中国一直是原创发动机。
现在的中国,不是追赶,而是复兴,不是模仿,而是再创新。一种曾被炮舰、鸦片和殖民主义强行打断的创新血脉,正在重新接上。中国正在恢复其作为文明创新者的历史地位,而非被动追随的后来者。

面对复杂的中美AI竞争格局,未来可能呈现出三种发展路径:
第一种是“分道扬镳” 。中美各自发展独立的AI生态系统,拥有不同的技术标准、供应链和市场。这种情况下,英伟达等美国公司可能永久失去中国市场,而中国将加速芯片自给自足的进程。
第二种是“选择性合作” 。在某些领域保持竞争,在其他领域开展有限合作。这可能通过类似APEC的多边框架实现,但前提是中美之间能找到利益平衡点。
第三种是“创新融合” 。中美通过某种形式的科技谅解,重新连接两国的创新生态系统。
无论哪种情况,AI竞争的本质已经改变。它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竞赛,而是创新体系、治理模式和文明传统的全面竞争。
明年,APEC会议将在深圳召开。如果黄仁勋现身这座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城市,他将会如何重新评估中美AI竞争?他会看到,深圳乃至全中国,AI产业正在能源优势和监管连贯性的双重驱动下狂飙突进。

5万亿美元市值是英伟达的高光时刻,也是它的转折点:要么突破政策限制重新拥抱全球最大市场,要么在技术民族主义的裹挟下,眼睁睁看着中国AI产业凭借3.8万项专利和低廉的能源成本实现真正超越。
黄仁勋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宁愿冒着被误解的风险,也要说出那句:“中国将赢得AI竞赛。”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