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具茨山发现疑似范雎墓明清石碑 专家展开进一步考证

近日,新密市苟堂镇范堂沟村村民在具茨山中发现一块古代石碑,经初步考证为明清时期所立的“大秦丞相范雎之墓”碑。这一发现为范雎晚年归隐具茨山的传说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引发文史界高度关注。

据了解,该石碑由当地村民秦根在山间偶然发现。碑体以当地红褐色原石粗磨而成,长1.3米,宽45厘米,厚13厘米,上部呈笔架式结构,三个尖角保存完好。碑文“大秦丞相范雎之墓”八个隶书大字庄重有力,具有明清时期书法特征。

新密市文物局文史研究室主任、新密市民协主席现场勘察后表示,此碑虽非战国时期原物,但系明清民间为纪念范雎所立,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碑文内容与《东周列国志》等史料记载相印证——范雎原为魏国人,遭迫害后曾隐居具茨山,后入秦为相,提出“远交近攻”战略,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发现地范堂沟村据传因范雎隐居时的“范雎草堂”得名,附近还存有北宋宰相范纯仁题诗的历史遗迹。在村民指引下,专家还在百米外发现了民间俗称“老祖爷坟”的范雎墓遗址。

针对有专家提出石碑形制类似东汉禅让碑的见解,有关部门表示将纳入考证范围。目前,当地已组织专业力量对碑体进行详细记录和保护方案制定,并对传说墓区开展保护工作。

此次发现不仅为研究范雎生平提供新线索,也彰显了具茨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后续研究成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范银亮/文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历史   郑州   石碑   明清   发现   专家   新密市   碑文   丞相   魏国   东周   秦国   新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