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的罕见合影,貌美如花,两人容貌神似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这是年轻时的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的合影,瞧,林徽因和父亲长得真像!

照片里,少女时代的林徽因小巧可爱,浑身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一看就是个有灵气的小姑娘,林徽因能成长得那么出色、取得那么多成就,离不开她父亲的悉心教导。

她的父亲林长民可不简单,他是清末民初时候有名的政治家、教育家,还是个外交能手,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在北洋政府里还当过司法总长,早年还在日本去留过学。

在那个时候,女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得可怜,但林长民教育女儿林徽因,要打破旧思想、旧观念,大胆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民国时期,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的温馨合影,照片中林徽因身着旗袍,优雅地勾勒出曼妙的身姿,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她的五官宛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清秀脱俗,眉宇间透露着聪慧与灵秀。

一旁的林长民一身笔挺的西装,领带结得整整齐齐,山羊胡修剪得恰到好处,儒雅之气扑面而来,他的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与智慧。

你敢相信吗,百年之前的林徽因,就已经在伦敦街头喂鸽子了?镜头下的她穿着风衣,带着英伦帽,两根麻花辫上绑着蝴蝶结,青春洋溢,风华正茂,她的身边还站着两个身穿西装的西方大汉,娇小的林徽因宛如小公主。

1920年,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赴英国伦敦,那时的林徽因年仅12岁,便跟随父亲游历欧洲,领略异国风情,增长见识,这段旅程不仅开拓了她的眼界,更在她心中播下了对建筑学的浓厚兴趣,正如她后来在建筑领域的卓越成就所证明的那样,这段经历为她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里她度过了两年的中学生活,欧洲的古典建筑,让她有了学习建筑的梦想,而这段经历对林徽因的个人成长和兴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建筑学和文学领域。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个为国家建设出了大力气的英雄人物,他参与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起草工作,可惜后来在北伐战争里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停留在了那个战火连天的时期。

再说说他对林徽因的影响,林长民这人性格特别鲜明,心气儿高,有才华也不藏着掖着,特别敢展现自己,而且他为人特别实在,从来不弄虚作假,这也是大家喜欢他的这点,林徽因也完美继承了父亲这些特点,父女俩性格简直一模一样。

第二点说说他当父亲的姿态,林长民和梁启超教育子女的方式,就算放到今天来看,也特别难得、特别先进,一点儿都不过时,就说林长民吧,他当父亲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懂得跟孩子平等相处。

他跟徐志摩讲过这么一句话:“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要先做到友谊的了解。”林长民不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现在啊,能做到像林长民这样的父亲能有几个呢?明白了林长民这个当父亲的平等态度,自然也就懂了林徽因那自信又洒脱的性子是从哪儿来的了。

第三点要说的是林长民为女儿林徽因做的长远规划,他特别用心,眼光也很独到,当父母的,都清楚“择校”这事儿有多重要,林长民就是挖空心思给林徽因选学校,先让她上教会学校,后来还带她去了英国。

我们可以看到,林徽因一辈子追求的东西,跟物质压根不沾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说林家家境优越,林徽因从小就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可抗战时在李庄,日子那么清苦,她还一身病痛,却能一直坚持搞学术研究。

像她这样的眼界和追求,现在好多功利心太重、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个劲儿让孩子追求成功学的父母,根本没法比。

林徽因一生与父亲林长民合影多次,却极少与母亲同框,原因何在?

林徽因的一生光鲜亮丽,但她也有过挣扎和痛苦,而这一切都与她的家庭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林徽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世家,她自小便被寄予厚望,然而,她的成长之路却并不顺遂。
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任职于浙江金华、孝丰等地,他一生致力于家族的教育和文化传承,为林家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地位。

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则承了祖父的遗志,将林家的光荣延续了下去。

林长民一生娶过三位妻子,在这三位妻子中,林徽因的生母何雪媛无疑是最具争议的一位,何雪媛出身平凡,与学富五车的林长民之间并无太多共同语言,加之性格偏执,使得她在林家的地位始终不高。

因为林长民的原配叶氏早逝未留子嗣,何雪媛便成了林长民的续弦,她为林家育有二女一子,然而最终仅有林徽因存活下来。

林徽因是父亲林长民与母亲何雪媛成婚八年后迎来的首个孩子,她的妹妹和弟弟全都先后夭折,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这并未给何雪媛带来多少荣耀。

其实,何雪媛与林长民的婚姻是由家族长辈安排的,在那个时代,包办婚姻是常态,两人之间并无深厚的感情基础。

何雪媛在浙江嘉兴出生,她的家族虽然不是什么大门大户,但父亲是个小作坊的坊主,家境还算殷实,但在那个封建的社会,何雪媛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而林长民则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而且出身于名门贵族,两人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有着天壤之别。

林长民对何雪媛的态度始终冷淡,他无法理解她的言行举止,觉得她缺乏教养,甚至有些粗俗。

在他看来,何雪媛的言行举止与他所向往的文雅生活格格不入,这使得他在心理上与她保持着距离。

尽管他对这段婚姻并不满意,但为了顺从父母的意愿,林长民还是与何雪媛成了婚,然而,婚后两人的交流甚少,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生活过得平淡如水。
何雪媛在林家的地位一直不高,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她开始努力生育,希望能够通过孩子来巩固自己的位置,经过几年的努力,她终于生下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儿子的出生让她在林家的地位有所提升,她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摆脱被冷落的命运,然而,好景不长,儿子在一场意外中不幸夭折,这让何雪媛再次陷入了绝望。

而新的继室程桂林嫁入家门后,更是彻底取代了何雪媛的地位,自从程桂林来到了林家以后,不光给林长民生了四个孩子,还深受丈夫和公婆的喜欢。

与得宠的程桂林相比,此时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无疑是被打入冷宫了,在上海的居所里,程桂林住在前院,何雪媛和母亲则住在相对阴冷狭窄的后院。

在林徽因的记忆里,几乎不记得母亲的笑容,好在,林长民虽然冷落何雪媛,却非常疼爱大女儿林徽因。

林徽因从小就生活在母亲和父亲还有二娘之间的紧张气氛中,林徽因常常还需要应对母亲和二娘之间的关系,在本就像是竞争对手的两个女人中间,林徽因免不了受些不必要的夹板气,她尽力去讨好母亲,希望能让母亲开心。
然而,无论她怎么做,好像都无法使母亲满意,何雪媛经常喜怒无常,每次林徽因去找林长民或者二娘程桂林,都会被何雪媛批评数落,不是哭诉就是抱怨,林徽因一个追求先进的女子,怎么可能容忍得了?

在这段痛苦的家庭生活中,林徽因逐渐学会了坚强和独立,她知道,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她开始努力学习,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最终,她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建筑学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徽因在建筑学领域的成就日益显著,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先驱之一。

然而,林徽因虽在事业上获得成就,但多年精神摧残使她性格敏感,她对母亲又爱又恨,恨她不争气,爱她是自己母亲。

母亲何雪媛的存在却成了她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尽管林徽因尽到了作为女儿的孝道,但她无法忍受母亲的偏执和无理取闹,这让她倍感压力,她经常给好友费慰梅写信倒苦水,内容是关于自己这个“问题母亲”。

1951年,林徽因因病去世,年仅51岁,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临终前,她嘱托丈夫梁思成照顾年迈的母亲何雪媛。

何雪媛一直活到了90岁离世,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何雪媛或许曾为自己的严苛而感到懊悔,但一切都已经太迟。

于林徽因而言,父亲就是光明和进步的象征,母亲就是黑暗和落后的代表。

她爱自己的父亲,却恨他对自己母亲的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这样的悲剧也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女性的自我成长与独立,始终是通往幸福与自由的关键之路。

参考资料:

凤凰网读书——优秀如林徽因,也逃脱不了婆媳矛盾 2024-04-12

澎湃新闻——专访丨陈新华:林徽因对当代女性的启示是,忠于自己做自己 2020-03-11

新华社——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 2024-08-0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如花   容貌   罕见   父亲   林长民   母亲   女儿   建筑学   地位   孩子   性格   成就   建筑   出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