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亿信徒痛失教皇,方济各离世,谁来掌舵天主教?

当地时间4月21日上午7时35分,教皇方济各在梵蒂冈圣玛尔塔之家的住所去世,享年88岁。这位自2013年起担任天主教罗马教皇的宗教领袖,以其打破传统的姿态和改革的决心,在全球天主教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主教皇方济各

他是第一位来自美洲的教皇、第一位耶稣会教皇,也是自8世纪以来第一位非欧洲教皇,其12年的任期标志着天主教会在全球化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如今,随着方济各的离世,天主教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于即将到来的秘密会议(Conclave),这场由枢机主教参与的选举将决定天主教会未来的走向。

方济各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整个天主教世界沉浸在悲痛之中。第一个发布这一消息的是埃莉诺拉•丹尼尔,她在意大利Tg1广播“意大利故事”特别版中,难掩悲痛地打断节目宣布:“作为一名记者,我读到……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悲伤的消息之一。教皇弗朗西斯去世了,此时此刻,唯有沉默和祈祷。”

第一个公布教皇方济各死讯的意大利记者埃莉诺拉·丹尼尔

这一宣告,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天主教会权力更迭的新篇章。

天主教教皇的选举遵循着严格而古老的程序。根据《天主教法典》和《主的普世羊群》宪章规定,选举由全球80岁以下的枢机主教组成的选举团负责。在教皇去世或退位后,枢机主教团需在15至20天内聚集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进行秘密选举。

选举期间,枢机主教们与外界完全隔离,以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每日最多进行4轮。在最初的投票中,候选人需获得三分之二多数票(即至少80票)才能当选。若9天内未能选出教皇,则不再要求三分之二多数,而改为得票数过半即可当选。

带表选举结果的烟色

选举结束后结果将通过圣彼得大教堂的烟囱烟色公布,黑烟表示未选出,白烟则表示已选出新教皇。

根据数据统计,此次参与选举的枢机主教共有135名,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代表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教会理念。与以往不同,这一届枢机团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一是地域多元化,在这135名代表中,其中欧洲有62人、美洲37人、亚洲20人、非洲16人,这反映了方济各在世时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战略布局。

二是年龄两极分化,最年轻的仅45岁,最年长的88岁,除以上两点外,修会代表性也更广泛,涵盖了34个修会。这种结构既体现了方济各“走向边缘”的理念,也因不同地区枢机主教在教会发展方向上存在的立场差异而导致内部暗流涌动。

例如,非洲枢机对本土教会发展的关注与欧洲进步派在一些社会议题上的立场存在冲突,这些问题在选举中可能引发激烈的争论。

在众多潜在候选人中,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博弈将成为选举的焦点,这其中意大利候选人将备受瞩目。

而69岁的改革派博洛尼亚大主教马泰奥·祖皮,作为方济各钦点的乌克兰和平特使,以其草根牧灵经验和对LGBTQ+群体的包容立场赢得了改革派支持,他长期在基层工作,深入了解民众需求,主张教会更加开放和包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使他在选举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祖皮

然而,尽管如此,保守派曾批评他“过于激进”,同时也担心他会导致教会传统教义和价值观受到冲击。

与祖皮相比,现年70岁的保守派国务卿彼得罗·帕罗林,在外交事务上表现出色,曾主导了对华协议谈判等重要事务,熟悉教廷行政运作。他若当选,可能会延续教廷在外交上的积极姿态,但同时也面临着终结连续三任“局外人”教皇传统的压力,这将迫使他需要在改革与保守之间寻求平衡。

而75岁的前信仰教义部部长费尔南多·菲洛尼代表老派势力,他支持传统弥撒,强调维护教会的传统教义和仪式,可能将获得保守派和非洲枢机的支持,因为非洲教会相对较为传统,更倾向于维持教会的传统秩序。但有一点,他缺乏革新理念,在面对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时,可能难以推动教会的现代化转型。

国务卿帕罗林

除了意大利候选人,国际候选人也各具特点。67岁的菲律宾枢机路易斯·塔格莱被称为“亚洲方济各”,他领导着梵蒂冈传教部门,具有中国血统,这使他有可能成为东西方对话的桥梁。他在传教工作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致力于将天主教教义与亚洲文化相融合。

然而有一点,他的牧灵经验相对不足,且亚洲枢机在选举团中仅占14.8%,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支持率,与之相比,77岁的加拿大枢机迈克尔·切尔尼积极推动社会公正,与方济各的理念契合,重点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倡导了教会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积极作用。但他年龄较大,且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特定领域,在选举中可能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而64岁的刚果枢机弗里多林·安邦戈若当选,将成为首位非洲教皇,这对于非洲教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非洲在天主教世界的地位。但他在罗马教廷的行政经验有限,且非洲枢机内部协调困难,这可能影响他在选举中的竞争力。

除了这些热门候选人,方济各布局的“外围”黑马也不容忽视。58岁的科西嘉枢机弗朗索瓦·布斯蒂略以基层牧灵和环保倡导著称,他长期扎根基层,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致力于将天主教教义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但科西嘉教会影响力薄弱,他在选举中缺乏广泛的支持基础。56岁的蒙古枢机乔治·马伦戈象征着教会全球化,他来自相对小众的地区,能够代表天主教在全球拓展的成果。但其选民基础过于狭窄,要在选举中脱颖而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教皇方济各安抚失去孩子的信徒

除了地域跟年龄,选举规则本身也注定了此次选举存在很大的博弈空间。根据《罗马教皇选举法》,候选人需获得三分之二多数(84票),前三轮未决后改为简单多数,这可能催生妥协候选人。在派系力量对比方面,改革派约40 - 50人,保守派约30 - 40人,中间派约50 - 60人,中间派倾向于维持现状。这种力量分布使得选举结果充满不确定性,因此任何一派都难以轻松获得此次选举的绝对优势。

而地缘政治因素也将在此次选举中产生隐性影响。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方济各去世前会见国务卿帕罗林,这显示美国正在试图影响选举。美国在天主教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而美国枢机蒂莫西·多兰可能成为关键游说者,推动符合美国利益的候选人当选。

教皇看望失去手臂的哥仑比亚武装人员

中国与梵帝冈的中梵协议虽然在2024年延期四年,但新教皇的立场将决定其未来走向,若帕罗林当选 可能延续对话,若其它派别上台,则协议可能倒退。

在俄乌冲突中,若马泰奥·祖皮当选,可能加大调停力度,但需平衡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反应,因为俄罗斯东正教会在俄乌冲突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新教皇的调停行动需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立场。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最可能的结果指向温和改革派马泰奥·祖皮,因其凭借意大利枢机的抱团传统(19人占欧洲总数的32.2%)和改革派共识,有较大机会获得改革派的全力支持。

但他要当选还存在一些变数,即还需争取至少15名国际枢机的跨区域支持,以弥补其在国际影响力上的不足。而彼得罗·帕罗林则凭借教廷内部网络和外交经验,可能将获得中间派和部分保守派的妥协票。

他在教廷内部的深厚人脉和丰富的外交经验使他成为一个具有平衡能力的候选人,能够在不同派别之间找到共识。

在这一情况下,若两位潜在的继承人选举陷入僵局,则路易斯·塔格莱可能成为黑马。尽管他面临亚洲背景和资历问题,但在各方难以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他的独特身份和在传教领域的成就很有可能使他成为各方妥协的选择。

总而言之,无论最终谁当选为新教皇,都将深刻的影响天主教在移民、气候变化、性别平等等议题上的立场,以及其与民族国家、国际组织的关系。

届时,方济各的“全球化教会”遗产将面临考验,国际候选人当选可能加速权力分散,推动教会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而意大利候选人胜出可能回归教廷传统,在维持教会传统秩序的同时,谨慎推进改革。

因此,这场选举不仅是天主教内部的权力更迭,更是全球宗教格局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它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塑造天主教的发展方向,也将对全球宗教文化交流和国际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天主教   教皇   枢机主教   枢机   改革派   保守派   非洲   掌舵   意大利   信徒   候选人   教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