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出生23天女婴被月嫂喂奶呛死?家属:对方不愿意承担责任,认为受到了诬陷

奉先生和妻子结婚多年,妻子今年已经 35 岁,属于高龄产妇,为了这个孩子,夫妻俩付出了很多心血。孕期里,妻子按时产检,各项指标都显示正常,夫妻俩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孩子的降临。孩子出生后,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母婴,他们特意通过中介,高薪聘请了一位号称 “有多年经验、接受过专业培训” 的月嫂,负责照顾新生儿的日常起居,包括喂奶、哄睡等工作。

事发当天凌晨,按照往常的作息,月嫂进入婴儿房给孩子喂奶。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月嫂没有打开房间的主灯,只开了一盏微弱的小夜灯,昏黄的光线勉强能照亮婴儿床周围的区域。据奉先生后来回忆,月嫂喂奶大概一分多钟后,他突然听到婴儿房里传来孩子的呛咳声 —— 先是第一声,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随后孩子开始发出一种不正常的、持续的哭声,声音微弱又急促,像是喘不上气一样。

“那种哭声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特别揪心。” 奉先生说,他当时正在卧室休息,听到孩子异样的哭声后,立刻起身冲进婴儿房。推开门,他看到月嫂正慌忙地抱着孩子,脸上带着慌乱的神色。他急忙询问孩子的情况,月嫂却支支吾吾,只是说 “孩子好像呛到了,没什么大事”,试图隐瞒当时的紧急状况。

奉先生见孩子哭得越来越虚弱,脸色也开始发白,根本不相信月嫂的说法,立刻抱着孩子往附近的医院赶。一路上,他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可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没了声音。到达医院后,医生立刻将孩子送进抢救室,进行紧急抢救。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医生还是遗憾地告知奉先生,孩子因窒息时间过长,呼吸心跳骤停,已经无力回天。

二、抢救记录里的 “隐瞒”:家属质疑月嫂失职

孩子的离世,让奉先生和妻子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妻子因为过度伤心,一度晕厥,醒来后便整日以泪洗面,无法接受孩子已经离开的事实。在处理孩子后事的过程中,奉先生偶然看到了医院的抢救记录,上面的内容让他对月嫂的说法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抢救记录上明确写着:“患儿呛咳半小时,发绀、呼吸减弱 17 分钟后入院”。奉先生算了一下时间,从他听到孩子呛咳声,到抱着孩子赶到医院,整个过程最多不超过 20 分钟。这意味着,在他听到孩子呛咳之前,孩子可能已经呛奶一段时间了,而月嫂不仅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还向他隐瞒了孩子呛奶的真实时长和严重程度。

“如果月嫂在孩子刚开始呛咳的时候就告诉我,或者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孩子也许就不会离开我们了。” 奉先生愤怒地说,他后来从医生那里了解到,新生儿呛奶虽然常见,但如果处置及时、方法得当,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化险为夷。而月嫂作为专业的护理人员,理应具备处理新生儿呛奶的急救技能,可她却在孩子呛奶后选择了隐瞒,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奉先生向医生询问了月嫂在医院时的表述。医生告诉他,月嫂作为唯一全程在场的人,在孩子入院时向医生口述的经过,与抢救记录上的内容存在明显出入。月嫂声称孩子只是 “轻微呛咳了一下”,并没有提到呛咳持续了半小时,也没有说孩子出现了发绀、呼吸减弱的症状。这种刻意隐瞒的行为,让奉先生更加确定,月嫂在此次事件中存在严重的失职。

此外,奉先生还向记者出示了孩子的孕期彩超报告和出生后的心脏彩超报告,两份报告都显示孩子的身体发育正常,没有任何心脏方面的基础疾病。可在事发后,月嫂却突然改口,声称孩子的离世是因为 “有心脏方面的基础病”,与自己的护理操作无关,还说自己 “受到了诬陷”。月嫂的这种说法,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医学证据的支持,反而让奉先生更加气愤。

“她这是在推卸责任,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对我们家属的二次伤害。” 奉先生说,他高薪聘请月嫂,是希望孩子能得到专业的照顾,可没想到,正是因为月嫂的失职和隐瞒,让他永远地失去了孩子。

在明确了月嫂存在失职行为后,奉先生找到了月嫂和中介机构,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赔偿。然而,月嫂却始终坚持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拒绝承担责任,还声称奉先生是因为孩子离世过于悲痛,才故意 “诬陷” 她。

为了解决此事,当地司法部门介入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奉先生向调解人员出示了医院的抢救记录、孩子的体检报告等证据,详细说明了月嫂在喂奶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和隐瞒行为。可月嫂却对这些证据视而不见,依然拒不承认自己的失职,甚至还在调解现场情绪激动地为自己辩解,说自己 “照顾过很多新生儿,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由于双方分歧过大,调解最终以失败告终。更让奉先生感到愤怒的是,调解结束后,涉事月嫂没有丝毫的愧疚和歉意,反而直接收拾东西回到了老家。回到老家后,她还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分享日常工作的照片和视频,发布寻找下一个雇主的信息,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她怎么能这么冷血?一个 23 天的孩子因为她的失职没了,她竟然还能心安理得地继续找工作,去照顾其他的孩子?” 奉先生说,他看到月嫂朋友圈的内容后,气得浑身发抖。他担心,这样不负责任的月嫂,如果再去照顾其他新生儿,可能还会发生类似的悲剧。

为了防止更多家庭受害,奉先生尝试联系中介机构,希望他们能将涉事月嫂的情况纳入黑名单,不再推荐给其他雇主。可中介机构却以 “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月嫂失职” 为由,拒绝了奉先生的要求。无奈之下,奉先生选择向警方报案,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为孩子讨一个公道。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事,正在对事件的经过进行详细的核实,收集相关证据。但截至 11 月 22 日,警方尚未公布调查结果。奉先生告诉记者,他会一直关注调查进展,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不会放弃,一定要让失职的月嫂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告慰孩子的在天之灵。

四、律师的专业分析:月嫂或涉过失致人死亡罪

对于此次事件,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给出了专业的法律分析。他表示,涉事月嫂自称接受过专业培训,那么她就应当具备照顾新生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正确的喂奶方法以及新生儿呛奶后的急救技能。如果奉先生讲述的情况属实,那么月嫂在此次事件中存在多处明显的失职行为。

首先,月嫂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给新生儿喂奶,这本身就是一种不专业的操作。新生儿的吞咽功能和呼吸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喂奶时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微弱的小夜灯无法让月嫂清晰地观察到孩子的表情、面色以及吞咽情况,很容易错过孩子呛奶的早期信号,这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在孩子出现呛咳后,月嫂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根据专业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当新生儿发生呛奶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停止喂奶,将孩子侧卧或竖抱起来,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帮助孩子排出气道内的奶液,缓解呛咳症状。如果呛奶情况严重,还需要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而涉事月嫂在孩子呛奶后,不仅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急救措施,反而选择了隐瞒,这无疑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对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最后,月嫂在医院向医生隐瞒孩子呛奶的真实情况,这种行为也涉嫌干扰医疗救治。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救治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而月嫂隐瞒关键信息,可能会导致医生对孩子的病情判断出现偏差,影响救治效果。

付建律师认为,如果警方调查后确认,月嫂的上述失职行为与孩子的死亡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那么月嫂的行为就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的量刑,需要根据月嫂的失职程度、造成的后果以及是否有自首、悔罪等情节综合判断。

此外,付建律师还表示,即使月嫂的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她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奉先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月嫂和中介机构赔偿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相关损失。中介机构作为月嫂的推荐方,对月嫂的资质和专业能力负有审核义务,如果中介机构在审核过程中存在疏忽,也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五、新生儿护理的 “警钟”:专业技能与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此次 “23 天女婴喂奶呛亡” 事件,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为整个新生儿护理行业敲响了警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聘请月嫂照顾新生儿,但月嫂行业的资质参差不齐,部分月嫂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责任意识淡薄,给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专业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表示,新生儿的身体非常脆弱,护理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谨慎。以喂奶为例,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喂奶前要确保奶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喂奶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让新生儿的头部略高于身体,防止奶液流入气管;喂奶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和吞咽情况,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呛咳、面色发紫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喂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喂奶后要及时给新生儿拍嗝,帮助排出胃内的空气,减少呛奶的风险。

除了喂奶,新生儿的睡眠、洗澡、脐带护理等方面也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选择月嫂时,家长们一定要谨慎,通过正规的中介机构,选择有资质、有经验、口碑好的月嫂。同时,在月嫂上岗前,家长们也可以对月嫂的专业技能进行考察,比如询问月嫂如何处理新生儿呛奶、发烧等常见问题,确保月嫂具备相应的护理能力。

此外,中介机构也应当加强对月嫂的管理和培训。一方面,要严格审核月嫂的资质,对月嫂的身份证、健康证、护理资格证等进行仔细核查,确保月嫂的身份真实、身体健康、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另一方面,要定期组织月嫂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更新月嫂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月嫂的服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对于在服务过程中出现失职行为的月嫂,要及时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将其纳入黑名单,禁止其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

六、各方的关注与事件的进展

此次事件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网友在看到新闻后,纷纷表达了对奉先生一家的同情,谴责涉事月嫂的失职行为,希望警方能够尽快查明真相,让失职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聘请月嫂的经历,提醒其他家长在选择月嫂时要多加小心,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杭州市富阳区妇联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关注到了此事,对奉先生一家的遭遇表示同情。目前,警方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妇联会密切关注调查进展,在必要时为奉先生一家提供心理疏导等帮助。同时,妇联也会加强对新生儿护理行业的关注,推动相关部门加强对月嫂行业的监管,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育儿   杭州   家属   天女   责任   孩子   新生儿   专业   医生   技能   情况   医院   正确   事件   警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