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天一万人确诊癌症,医生忠告:想长寿,晨起请坚持三多二少

在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里,生活着一位陈先生。他曾经是一名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那叫一个棒,浑身散发着健康的活力。平日里,陈先生没有抽烟的不良嗜好,偶尔和朋友相聚,才会小酌几杯,享受片刻的放松时光。这样看似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怎么也想不到,癌症竟会悄然降临。

几个月前,陈先生的生活被一阵隐隐约约的肩部疼痛打破了平静。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运动留下的老毛病 —— 肩周炎又犯了。于是,他像往常应对小毛病一样,跑去做针灸,希望能缓解疼痛;又找按摩师傅进行按摩,试图让肩部肌肉放松;还买了各种膏药,贴在疼痛的部位,满心期待着能药到病除。然而,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这些方法都没能让疼痛消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明显感觉自己瘦了一圈,原本合身的衣服,现在穿起来都变得宽松了。

陈先生心里 “咯噔” 一下,想起之前体检时,报告上显示肺部有结节。带着一丝不安,他来到了省级医院,决定做个全面检查。经过详细的 CT 检查,一个残酷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袭来 —— 他被确诊为肺癌,并且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淋巴结。听到这个诊断结果,陈先生和他的妻子都惊呆了,两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平日里连医保卡都很少用的陈先生,身体一向硬朗,怎么就突然患上了癌症呢?

一、从不吸烟的人,为何也会得肺癌?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肺癌似乎和吸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像只要不吸烟,就能远离肺癌的威胁。可像陈先生这样从不吸烟的人,为何也会被肺癌 “盯上” 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的主任医师李峻岭指出,虽说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堪称肺癌的 “头号杀手”,但肺癌的发病可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 “捣乱” 的结果。被动吸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吸二手烟,同样会对肺部造成伤害;身体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状态,免疫系统就会像疲惫的士兵,战斗力下降;饮食不均衡,该摄入的营养没跟上,不该吃的却吃了不少;厨房油烟弥漫,其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肺部;还有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肺癌病史,那么后代患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诱发肺癌的 “导火索”。

北京胸科医院综合科的副主任医师鲁葆华也提醒大家,当身体出现一些异常症状时,可千万别掉以轻心。比如说,咳嗽一直不好,持续很长时间;胸部时不时传来疼痛;咳痰时带有血丝;声音变得嘶哑;出现肺性骨关节病,关节疼痛、肿胀;腰痛、脊柱痛找不到原因;体重在短时间内不明原因地下降。这些症状都有可能是肺癌发出的 “预警信号”,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检查。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医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就像给肺部安装了一个 “高清摄像头”,能更清晰地发现肺部的微小病变。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有肺结节,也不要过于惊慌,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进行复查,密切关注结节的变化情况。

二、每天超一万人确诊癌症,为何中年以后更易中招?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报告数据,犹如一记警钟,重重地敲响在我们耳边。2016 年,我国新增癌症患者数量高达 406.4 万,而因癌症离世的人数也达到了 241.35 万。换算一下,平均每天就有一万多人被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七个人加入这个令人痛心的行列。

从数据中我们还能发现一个规律,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在 80 - 84 岁这个年龄段,发病率达到高峰,而 85 岁以上的老人,死亡率最为突出。在众多癌症患者中,年龄处于 60 - 64 岁和 50 - 54 岁之间的人数最多,而在因癌症去世的人群里,60 - 64 岁和 75 - 79 岁这两个年龄段的人数占比最大。虽说现在癌症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总体来看,中老年人依然是癌症的 “重灾区”。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的副主任医师潘战和告诉我们,中老年人之所以更容易被癌症 “青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中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群体,像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不仅会持续损耗身体的机能,还可能相互影响,“狼狈为奸”,增加患癌的风险。研究表明,慢性病患者患癌的风险,要比健康人高出好多倍。其次,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守护身体的 “军队”,能及时发现并清除那些可能癌变的细胞,预防癌症的发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就像一台老旧的机器,运转能力逐渐下降,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敏锐地识别和清除癌细胞,让癌症有了可乘之机。再者,人体细胞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这个过程就像一场复杂的生命 “游戏”,细胞不断分裂、DNA 不断复制。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 “小差错”,也就是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一开始可能微不足道,但经过多年的积累,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增加了细胞癌变的风险。另外,很多人在年轻时,生活习惯不太健康,喜欢吃各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却懒得运动,晚上还经常熬夜追剧、打游戏。这些不良习惯长期积累下来,就像给身体埋下了一颗颗 “定时炸弹”,到了中年,身体的承受能力下降,这些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甚至可能诱发癌症。最后,有些人由于职业原因,比如在化工厂、煤矿等环境中工作,或者居住环境不佳,长期接触一些致癌物,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代谢能力变弱,无法及时排出这些致癌物,患癌风险也就越来越高。

三、人到中年想长寿,晨起请坚持三多二少

人到中年,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走下坡路,这个时候,更要注重养生,为健康 “保驾护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的副主任医师杨进刚给大家支了一招,想要长寿,晨起不妨坚持 “三多二少”。

早晨睡醒后,别急着一骨碌爬起来,建议多在床上赖一会儿。经过一夜的休息,人体的各个系统就像刚启动的机器,需要一点时间来 “预热”,恢复正常运转。这时候,在床上多躺几分钟,让身体有个缓冲的过程,再慢慢坐起来,能让身体感觉更舒适,也能减少突然起身带来的不适。

晨起后,身体经过一夜的代谢,血液会变得比较黏稠,血压也相对较高。这时候,喝杯温开水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大家尽量少量多次饮用,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慢慢浇水一样,让身体充分吸收水分,而不是一下子灌下一大杯,增加肠胃负担。

早餐作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可千万不能马虎。最好在早上七点到八点之间享用早餐,而且早餐的营养要丰富,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都要包含在内。可以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燕麦粥,补充碳水化合物;搭配一个水煮蛋,提供优质蛋白质;再切上几片新鲜的水果,补充维生素。这样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起床的时候,动作千万别过猛。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血管弹性下降,起床过猛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扭伤腰背部,甚至发生意外。所以,起床时要慢慢来,先在床上活动一下手脚,再慢慢坐起,然后再起身下床。

还有一点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起床后不要立刻叠被子。人在睡觉的时候,会通过呼吸和皮肤排出大量的汗液和气体,这些物质会被被子吸收。如果起床后马上叠被,被子里的湿气和浊气就无法散发出去,久而久之,被子就会变成一个 “污染源”,滋生细菌,危害人体健康。正确的做法是,起床后先把被子翻过来,晾一会儿,让湿气和浊气散发出去,过一段时间再叠被子。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碳水化合物   癌症   长寿   肺部   肺癌   中国   忠告   被子   疼痛   因素   身体   风险   医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