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美变笑话?深圳模特大赛越扒越有,知情人曝内幕,果然不简单

文|一帆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引言

说起模特,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都是高挑纤瘦、台步飒爽的模样。

但不久前的深圳国际模特比赛,却把时尚舞台变成了大型荒诞现场。

一位身材圆润的模特获得了比赛的冠军,全网都在问:这到底是选美,还是拼后台?

而随着网友们的深挖,才发现事情比想象的更离谱。

01冠军让人惊掉下巴

争议的起点,是一段颁奖视频。

视频里,15号选手一人头戴桂冠、身披绶带,手里拿着一个冠军证书,向观众致谢。

眼尖的网友发现,这个证书上面,没有名字,而且15号选手获奖的项目还是女模特组。

就在网友以为她有什么过人的实力时,发现15号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平平。

同台的其他选手多是身形高挑,步伐稳健,15号与他们相比就显得体态丰腴,步伐也有点拘谨,和大众对模特的印象相差很远。

这瞬间引起网友吐槽:

“这都能得奖,早知道让我妈也去了。”

“国际赛事什么时候门槛这么低了?”

“这是模特比赛还是社区才艺秀?”

“这是哪家的富太太出来散心了。”

现场观众反映,想要进去看比赛,还要单独付费,自己的公司交了1000多块才进去观摩,而且在现场还发现不少长得漂亮的模特。

这更加让网友认为这是一场安排好的比赛,不然怎么也想不到冠军会是她。

可随着事件的扩大,人们发现这件事的离谱程度远不止此。

02燃气五金凑齐的赛事

网友的质疑没停留在表面,开始顺着“第28届国际模特大赛中国总决赛”的名头,继续寻找真相。

这场比赛是由国际模特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邀请了罗云琦坐镇,以此来吸引选手参赛。

但网友发现,这个赛事虽打着国际赛事旗号,可官网和往届的资料却是不容易查询。

而它的主办和协办单位更是离谱,由多家联合举办,翻看这几家单位,让人诧异。

除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沾点边,其余全是燃气、五金、生活用品企业。

有记者联系了这些赞助商,其中一家表示:

“我们就是在饭局上听说有人缺少赞助,就给了几千块钱。”

赞助商还透露,这些钱都转给了邓梨,自己没参与赛事组织,也不知道比赛的具体情况。

而邓梨,她不仅是赛事组委会主席,还是协办单位宾利控股广东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还曾担任过精密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个横跨五金、科技、时尚赛事的“多面手”。

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当记者拨通她曾任职公司的电话时,对方只“喂”了一声就沉默挂断,留下满屏疑云。

如果说主办方是“草台班子”,那评审环节就是彻底地“走过场”。

赛事宣传时,特意打出“权威评委坐镇”的招牌,其中就包括2016年国际超模大赛全国总决赛季军李富红。

可比赛一结束,李富红就在社交平台发文自证清白:

“我确实受邀出席评委,但因为特殊原因,我没有参与评选任何奖项,广东冠军我更没参与评选,连评分表都没看到。”

这番话就像丢进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千层浪。

正常情况下,模特赛事都有着严格的评审标准,初评、复评、终评等,而这场比赛,连评委都没见过评分表,那冠军是怎么诞生的呢?

面对这些问题,主办方变得含糊其辞,一味说会有一个交代。

03组委会回应

随着质疑越来越激烈,组委会副主席罗云琦出面解释,称15号选手实际上是“太太组”冠军,这次比赛中还设有儿童组和男模特组,女模特组广东冠军另有其人。

之所以15号选手会拿着女模特组的证书拍照,是因为工作人员失误发错证书了,会联系15号选手补发太太组冠军证书。

她还告诉网友,组委会主席邓梨因病无法接受采访。

这一回应显然没有让网友信服,还调侃组委会脑洞大开,还能想出“太太组”的临时借口。

网友还发现,罗云琦所说的女模特冠军37号,其证书上写的是平面组冠军。

一个被官方点名的“正主”,拿的却是其他组别的奖项,这也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而在这场争议中,也有其他的声音,认为审美应该是多元的,难道丰腴女性就不能当冠军?

其实人们质疑的,从来不是15号选手的身材和年龄。

近几年,不少网友开始打破“白幼瘦”的单一审美,只要选手符合比赛要求,靠着自己的实力脱颖而出,大码模特、老年模特照样能在舞台发光发热。

大家反对的不是“多元美”,而是“没有标准的假美”,也是反对那些靠关系、走后门,用空白证书和错发奖项堆砌的冠军。

简单来说,若15号选手真的是“太太组冠军”,如果有明确的规则、有透明的评选流程,那她的夺冠本可成为典范。

可如今,这场先颁奖后补组别的乌龙行为,也引发了网友对组委会是否掩盖公平缺失的争议。

结语

截至发稿,深圳这场模特大赛的主办方对冠军归属和乌龙事件进行了回应,但15号选手的身份与邓梨的关系却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但无论真相如何,这场闹剧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模特比赛,从来不是选“最美的人”,而是选“最符合专业标准的人”,而赛事的价值,在于为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舞台,而非成为关系户的“镀金工具”。

对于普通人来说,识别这类赛事其实不难,查主办单位是否合法注册、看协办方是否靠谱、核实往届资料是否存在,那些连基本信息都藏着掖着的赛事,多半是坑。

最后想说,审美可以没有统一答案,但公平必须有底线。

如果选美都变成拼后台的笑话,我们该追问的不是“冠军够不够美”,而是“这样的比赛,凭什么叫比赛?”

部分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深圳一模特比赛冠军引争议,里面有没有潜规则?
西安晚报|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承诺的“交代”来了:她是太太组冠军,颁错证书引误解;否认其带资进组
极目新闻|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时尚   知情人   深圳   内幕   模特大赛   笑话   冠军   模特   选手   赛事   网友   证书   组委会   太太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