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鸡排的有全国“巡炸”了。

这不,11月2日的极目新闻报道,“鸡排哥”全国“巡炸”南昌站。
我挺纳闷的,“鸡排哥”炸的鸡排难道非常的独特,是举世无双?就是如此,也没有不要全国“巡炸”吧。

“鸡排哥”,是今年9月走红的。做了10年鸡柳鸡排的他怎么一下子走红了呢?据媒体报道,是因为他亲切的服务态度、独特的经营方式以及快溢出来的情绪价值,吸引了一大波顾客。其核心特质包括:独创三大原则(16:30后不接散户、学生群体优惠1元、要求顾客提前打开塑料袋)。
依我看,这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路边摆小吃摊的没有不是这样做的。甚至有的比这做的还要好。
我的理解是,“鸡排哥”的走红,不在于炸的鸡排多么地好吃,而是在于其“快溢出来的情绪价值”。
那么他炸鸡排快溢出了什么样的情绪价值呢?我理解不了,于是向百度AI求助。它是这样说的:
鸡排哥通过幽默互动、真诚服务和反差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了多重情绪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幽默与真诚的社交体验 鸡排哥在制作过程中融入脱口秀式互动,如“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的俏皮话,将排队等待转化为趣味社交过程。他通过“炸不到位,我将无法原谅我自己”的职业坚守,以及优先服务学生、对学生优惠等细节,传递真实感,满足消费者被重视的情感需求。
信任危机的情感弥补 鸡排哥坚持现场现炸、非转基因用油等透明操作,通过真实制作流程重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提供情感层面的补偿价值。
双向情感共鸣 他的服务不仅为游客提供娱乐价值,还通过“别亏待自己的胃”等金句成为城市文旅的差异化记忆点。这种双向互动既满足游客打卡需求,也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烟火气。
恕我直言,说得太高深了,或者是太玄乎了。我理解不了。我猜测,鸡排哥的炸鸡排只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正能量”。
鸡排哥的走红,还得益于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加持”,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授予他“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此前有媒体报道,2025年10月,鸡排哥收到2025南昌飞行大会邀请,将于10月31日-11月2日要回老家南昌参加2025南昌飞行大会。极目新闻报道的全国“巡炸”南昌站就是鸡排哥参加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看来所谓的“巡炸”大概是记者和媒体的“妄说”。
今天的羊城晚报的“七杯茶”专栏有知名评论人曹林的《鸡排的情绪价值里》。这篇文章引人深思。我把它附录在这里:
鸡排的情绪价值
曹林
鸡排哥挺有意思,但无论如何,火爆到如此程度,热搜里充斥着“鸡排哥”字眼,真让人有不适感了——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真荒芜到了需要靠一个鸡排哥和他的金句去提供了?鸡排哥很朴实,但种种对他的炒作营销很夸张,这些夸张营销,已经远远溢出了一个煎炸鸡排普通人的生活,超过了这种行为本身的限度。
我看到的不是什么“小人物”“烟火气”“活人感”,而是某种价值空心和精神空虚,一种把硬造出来的凡人流量吃干榨尽的贪婪,一种用流量去造神并操纵议题的自负,一种在鸡毛蒜皮中造神捧神、营造虚幻满足的空洞。
一个路边摊的鸡排,再好吃、再好玩、再有趣,它毕竟就是一个鸡排,能够上升到什么高度呢?把一个普通的鸡排,一个摊主普通的几句话,无限地上价值、上流量,上到鸡排远远承受不了的高度,制造“泼天的流量”,这只能反照出流量的肤浅。
说到“情绪价值”,情绪价值这个词,本身包含着一种苛求他者、消费他者的自我中心主义视角,以上位者角度俯视下位者,你得给我提供情绪价值,逗我开心,让我快乐。人家鸡排才卖几块钱,付出了煎炸鸡排吸油烟的体力劳动,还要表演脱口秀,提供情感劳动。说得重一些,这是一种“情感敲诈”——人家卖鸡排卖得快乐,然后顺便给你送几句好听的话,那是他乐意。都围到他的摊子那里排队买鸡排,排队等他提供情绪价值,就是“情绪价值勒索”了。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