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祭月节、仲秋节、八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是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能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是最幸福的事情,人们会在这天吃月饼、玩花灯、赏月、饮桂花酒。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期,与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有关。它由古代秋分“祭月”活动演变而来。
最初的“祭月节”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由于历法融合,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
《礼记》中早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唐代时,中秋赏月、玩月之风已十分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到了北宋,八月十五被正式定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寓意团圆。明清以来,中秋节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主要节日。
中秋节最著名的传说莫过于“嫦娥奔月”,相传嫦娥的丈夫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苍生,西王母赐予他不死仙药。后羿交于嫦娥保管。
坏人逢蒙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仙药。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仙药,飞升月宫,成为月神。后羿思念妻子,在月下摆上她爱吃的点心,百姓闻之,也纷纷效仿,祈求平安。
说到中秋节,最必不可少的一道节俗美食,那就是月饼,月饼是祭拜月神的贡品,祭拜结束以后,就可以吃了,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中秋节的必备食品,其圆形象征着“团圆”。
而现在市面上的月饼种类也是层出不穷,火腿的,奶黄的,咖啡的,冰淇淋的,奶油奶酪的,坚果巧克力的,小龙虾的,鲜肉的,烤鸭的,螺蛳粉的,老干妈的,燕窝的,枸杞的,奇亚籽的,益生菌的,口味繁多,多种多样,搞得消费者晕头转向,都不知道买哪个好了。
而且现在超市里卖的月饼更注重包装,或者说一盒月饼卖的就是那个包装钱,各种新花样的月饼装在高大上的盒子里,里面的月饼却难吃的很,还有一股非常重的添加剂味道,又甜又腻。
其实这买月饼还是要买经典口味的,那您知道咱们中国哪里的月饼最好吃吗?经过评比网友选出8个比较有名气的地方,这里的月饼都是传统做法的老味道,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1. 广式月饼:皮薄馅大,风靡全国
广式月饼起源于1889年的广东。当时广州一家糕酥馆首创用莲子熬制莲蓉作馅,后发展定型,并于光绪年间更名为“莲香楼”。
它以皮薄馅足、重油、表面光泽、口感松软细腻、甜度适中为特点。原产广东,现流行于全国,尤其在广东、香港、江西、浙江、上海等地备受青睐。
代表品牌有广州莲香楼、广州酒家、陶陶居等。
2. 苏式月饼:酥皮层次,江南风味
苏式月饼历史悠久,源于唐朝,盛于宋朝,最早是江苏苏州地区的特色点心。清乾隆三十八年也就是1773年,由苏州稻香村正式定型。
其最大特点是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于江浙沪地区,如苏州、上海、杭州等地。
代表品牌包括苏州稻香村、杭州利民等。
3. 京式月饼:麻油清香,北方佳点
京式月饼起源于京津地区,传说与北京民间“玉兔捣药治瘟疫”的故事相关,后演化出自来红、自来白等经典品种。它的皮馅比为4:6,重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脆松,馅料中常含有冰糖、桃仁、桂花等。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如北京、天津及周边城市。代表品牌是北京稻香村。
4. 滇式月饼:火腿咸香,彩云之南
滇式月饼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由御厨创制的“云腿包子”传入民间演变而来。
清末昆明“合香楼”首创酥皮“四两坨”,民国初年“吉庆祥”进一步改良为硬壳火腿月饼。
它以宣威火腿为核心馅料,饼皮疏松,咸甜适口,带有独特的火腿香味。
代表产品为云腿月饼和鲜花饼。主要流行于云南及周边地区,现通过电商畅销全国。代表品牌有吉庆祥、潘祥记、嘉华等。
5. 潮式月饼:猪油酥香,潮汕特色
潮式月饼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传统名点,又称“朥饼”(猪油饼),终年应市,以中秋最为盛行。
它用猪油掺面粉制作饼皮,外形圆润,饼皮洁白,入口香酥,有的可做成无馅版本,常搭配清茶食用。
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如汕头、潮州、揭阳等地。代表品牌以当地老字号作坊为主。
6. 晋式月饼:酥绵香甜,三晋风味
晋式月饼的代表“郭杜林”月饼起源于清初,由太原糕点铺的郭、杜、林师徒因面团发酵偶然创制而成。
2008年,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油、糖、蛋为主料,口感酥绵,甜而不腻。代表产品有提江月饼、混糖月饼等。
主要流行于山西及周边地区,如太原、大同等。代表品牌为山西老字号“郭杜林”月饼。
7. 秦式月饼:古朴醇厚,西北风味
秦式月饼出自陕西,被誉为“月饼鼻祖”,以西安水晶月饼为代表。
它的馅心中多放果脯如青红丝、玫瑰,糖油用量突出,饼皮较厚且干硬,口感甜而不腻。
主要流行于陕西及西北地区,如西安、镇安等地。代表品牌有德懋恭、红星软香酥、志宽等。
8. 徽式月饼:小巧精致,徽州古韵
徽式月饼是徽州传统糕点,以休宁县临溪老街的“聋子月饼”为代表,传承了清代咸丰年间的古法技艺。
它小巧玲珑,皮酥馅饱,馅料常用菜油、糖、芝麻、桂花等,现代改良版本则更注重控油控糖。
主要流行于安徽徽州地区,如休宁县、屯溪等地,并远销长三角地区。代表品牌有休宁“聋子月饼”“朝阳月饼”等。
这些经典月饼大多遵循着代代相传的古法工艺,以历久弥新的配方与匠心坚守着传统风味,在时间长河中沉淀为不可替代的中秋符号。
然而,在保留核心工艺的同时,不少老字号也悄然进行着细微的革新——或是调整糖油比例以降低甜腻感,或是融入低糖、低脂的健康理念,甚至开发出贴合现代口味的创新馅料,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让传统月饼更贴近当代消费者的期待。
以上八种月饼,在月饼行业里,很有代表意义,从地域性、风味性和文化性来看,评选存在一定的公正性,中国八大月饼,你吃过几种呢?
除了这些底蕴深厚的老味道,近几年月饼市场也涌现出一批现象级的“网红新秀”,它们以独特的产品定位和传播方式迅速俘获年轻群体。例如:
省医月饼:源自贵州省人民医院食堂,凭借“低糖、少油、馅足”的健康理念和朴实亲民的形象意外走红,成为线上线下“一盒难求”的爆款;
黄庄月饼:以手工现做、皮酥馅鲜为特色,凭借短视频平台上的现场制作过程吸引大量关注,凸显“新鲜即食”的体验感;
空心月饼:主打无馅料或极简馅心,外观鼓胀中空,口感酥脆轻盈,契合年轻人追求新奇造型与清爽口感的偏好。
这些新兴月饼不仅在产品形态上打破传统框架,成功塑造出“轻传统、重体验”的消费文化。既保留了月饼作为节令符号的情感价值,又以更灵活、更个性化的方式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其实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除了纪念历史,更多的还是借着由头能让亲朋好友聚一聚。中秋节,人们会一起赏月、吃月饼,在寄托思念与团圆之情的同时,也增进了亲人间的情感交流。
这些传统节日的存在,让平日里忙碌的人们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相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生活、喜悦与忧愁。
它们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每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人们对亲情、友情和美好生活的期盼。
#秋日生活打卡季#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