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三大“倒霉酒”,曾火遍大江南北,如今却跌落神坛无人问津

咱中国人酿酒这事儿,得从老祖宗们啃野果子那会儿说起。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人们摘点野果子、收点粮食,搁陶罐里闷着闷着就酿出酒了。那时候的酒度数低得很,喝几碗都不带醉的。

等到宋朝那会儿,老祖宗们突然解锁了新技能——整出了蒸馏技术。这下可好,酒劲儿蹭蹭往上窜,烧刀子似的辣喉咙,老百姓都管这叫“烧酒”。您别看现在白酒卖得贵,当年也就是市井小民解乏的寻常物件。

到了明清两代,街坊酒坊就跟现在的奶茶店一样遍地开花。山西的杏花村、四川的老窖池,家家都有独门绝活。要说这白酒真正扬眉吐气,还得是解放后那会儿。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招牌酒厂,酒瓶子堆得跟小山似的,就连老外都开始认咱们的瓷瓶白酒了。

可这江湖一热闹,就有点挤破头了。今儿跟您念叨几个混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的老牌子,当年也是火遍全国的角儿,如今却成了酒柜里的“失踪人口”。

①秦池酒

在上世纪90年代,懂得怎么“做生意”的白酒品牌并不多,很多酒厂还以为只要把酒酿好就不愁卖。但他们没意识到,国内市场已经在悄悄发生变化。1993年,秦池酒厂成了一个例外,他们首先把目光投向了东北市场,在沈阳当地电视台大打广告,还做了免费品尝和发放传单的活动。这么折腾,秦池酒很快就在沈阳站稳了脚跟。到了1995年,秦池在北京市场的销售额更是突破了一个亿。

看到同为山东名酒的孔府宴酒因为拿下央视“标王”称号后销量猛增,秦池也动了心思。他们两次夺得“标王”,但随后却被曝出产能不足,用勾兑酒滥竽充数的问题。这下子,秦池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现在提起秦池,很多人还记得它当年的辉煌,还有那句著名的广告词“可以不坐奔驰,不能不喝秦池”。甚至有不少人以为秦池早就倒闭了,但它其实还在市场上坚挺着。

②国康1935

说到现在的酱香型白酒,顶尖酱酒某茅那自然是高高在上,远超其他品牌。但要是放在以前,其实酱酒牌子也真挺多的。虽然国康现在不算出名,但它也有过自己的辉煌时刻,只不过命运多舛。

90年代改制后年成立的国康酒厂,一开始主要是为国内知名酱香白酒品牌提供基酒,所具备的基酒酿造技术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同时,酒厂也在本地市场做口粮酱香酒,在当地声名很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它有实力和口碑,最终还是被市场策略给拖垮了。如今它的市场份额已经非常薄弱,基本上很难在酒桌上看到它的身影。

这款酒采用传统的“12987”大曲坤沙法酿造,基酒经过长达5年时间的窖藏后,酱香的味道更加浓厚,再勾调入酒厂珍藏的10年以上老酒,确保酒体品质纯正。此酒的口感和香味浓郁丰富,多种香气层层叠叠,循序渐进,让人回味无穷。

作为一款53度的酱香型口粮白酒,这款酒的醇厚浓郁非常吸引人,配上几碟小菜,能让我们在酒足饭饱之后,体会到它独特的余韵。

③三溪大曲

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可能不太熟悉,其实它和泸州老窖算是“老乡”,都来自酒城泸州,而且都是单粮浓香型白酒。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宣统年间,最早只是一个名叫黄石坎烧坊的小作坊,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家酒坊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

三溪成酒的口感既有泸州老窖的影子,又保留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相比而言,三溪大曲的香气中少了些窖香味,反而多了些花果香,因此吸引了不少爱酒人士前来品尝。不少行家喝过之后还夸赞它的风格独特,口感极佳,称它是难得一见的好酒。1988年,在第五届评酒会上,三溪大曲一举拿下了国家优质酒的称号,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可惜的是,随着泸州老窖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三溪大曲的光芒逐渐被掩盖,现在知道它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看到这样的情况,不禁让人感叹:既生泸州老窖,何生三溪大曲啊。

以上这几款白酒,要说品质那真是没得挑,可惜现在却成了被人遗忘的“倒霉酒”,在超市的角落里积灰。真的是太可惜了!你有没有喝过类似的白酒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5

标签:标王   泸州   酒坊   大曲   老窖   酒酿   神坛   无人问津   大江南北   酒厂   口感   白酒   倒霉   美食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