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到稀土,31国联合起来想硬抢?中国一出手,集体哑火了

10月9日,商务部连发两份公告,对稀土相关物项和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这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次的力度让不少国家措手不及。中国不光管产品,还把技术、设备、甚至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产品都纳入管制范围。

消息一出,有些国家开始坐不住了。

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实际上是高科技产业的必需品。

从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到磁材制造,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和设备都被纳入管制清单。

更关键的是,只要境外产品里含有中国稀土成分,价值比例达到0.1%以上,出口到第三国都得申请中国的许可证。

这招有点像美国当初用来卡中国半导体的那套规则,现在咱们也用上了。

西方企业的真实困境

说实话,西方国家这些年在稀土上确实太依赖中国了。

2024年全球稀土矿产量中,中国占比69.2%。但光有矿还不够,中国掌握全球稀土90%以上的处理能力,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92.3%。这才是真正的优势所在。

5月份,中国向4家国内稀土磁体制造商发放了出口许可证,其中一家获准向德国大众汽车出口稀土磁体原料。

这是4月份实施管制以来首批获批的出口申请。但这远远不够。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表示,如果现状不迅速改变,将无法排除生产延误甚至中断的可能性。

从雨刮器电机到刹车传感器,整个汽车产业都离不开稀土磁铁。

美国那边情况更不乐观。美国国内目前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种中重稀土进行精炼的能力为零,完全依赖进口。

钐这种稀土金属几乎全部用于军事用途,钐磁体在足以熔化铅的高温下仍能保持磁力,这对导弹、战斗机来说至关重要。

今年4月中国把钐列入管制清单后,目前还没有批准钐的出口申请。

各怀心思的"联合施压"

7月10日,欧洲议会以523票赞成、75票反对通过决议,指责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违反国际贸易规则,要求中国立即取消限制。

这场面看着挺热闹,但仔细看就知道,这些国家其实各打各的算盘。

2014年那次WTO裁决,确实让中国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但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通过技术升级,中国不仅掌控了全球60%的稀土冶炼产能,而且稀土永磁材料的专利占比高达78%。现在欧盟90%的钕铁硼磁体和大量镨钕氧化物都要从中国进口,这才是他们着急的真正原因。

6月份,中国商务部部长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举行会谈,向欧方进一步澄清了出口管制政策。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对民用领域保持开放合作,但要守住国家安全底线。这4张许可证只覆盖欧洲和越南的客户,说明中国在管制中也留了合作的空间。

法国、德国这些国家一边跟着喊口号,一边私下派代表团来谈合作。

波兰的经济部副部长就直接承认"欧洲想摆脱这依赖,根本没那么容易"。

美国想重新攥住产业链主导权,欧盟怕制造业断供停产,日本惦记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

利益拧不到一块儿,所谓的"联合施压"看着更像是演给各自国内民众看的戏。

中国的产业链优势

这次管制能让西方这么被动,根本不是光靠资源储量。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4%左右,越南占17%,巴西占16%,从储量看,中国并没有压倒性优势。但产业链是另一回事。

2025年上半年,北方稀土实现营业收入188.66亿元,同比增长45.23%;归母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1968.89%。

这个增长速度说明什么?说明稀土价格在涨,需求在涨,中国企业的议价能力在增强。2025年四季度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相对于2024年三季度上调幅度约57%。

技术优势才是关键,政策首次将用于14纳米及以下芯片制造、256层以上存储芯片及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稀土材料和技术列为严格审批项。

这一招直接卡住了全球最先进产业的咽喉。就算其他国家挖到了稀土矿,没有中国的冶炼分离技术,那些矿石也只是一堆石头而已。

2025年5月,莱纳斯宣布其马来西亚工厂成功生产出首批氧化镝,预计6月产出首批氧化铽。

但莱纳斯也承认,由于中美加征关税,两国稀土材料双向流通已基本中断,他们不得不采取直接与客户议价的策略,而不是参考中国的价格指数。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管制后,欧洲市场氧化镝价格从283美元/公斤涨到850美元/公斤,氧化铽从965美元/公斤飙升至3000美元/公斤。

而同期中国市场价格保持平稳。这种价格"双轨制",恰恰证明了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的定价权。

博弈的本质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在军事领域有重要应用,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说到底,这场博弈就是新兴国家和老牌强国在抢产业链制高点。

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习惯了自己定规则、攥着技术、赚大头。

脏活累活、利润不高的环节,都丢给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稀土产业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代价是严重的环境污染。江西赣州的稀土矿区,修复环境花的钱比当年挖矿赚的还多。

现在中国不愿意只待在产业链低端了,要往高附加值环节走。

这自然碰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他们当然要跳出来反对。

但时代变了,中国的技术优势还在扩大。2025年1至8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82万台,中国渗透率达48.2%,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激增,这些需求绕不开中国。

2025年5月,MP矿物公司和沙特阿拉伯国家矿业公司签署协议,准备在沙特建立垂直的稀土供应链。

西方国家确实在寻找替代方案,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巨额投资,更需要技术积累。短期内,他们别无选择。

结语

中国这次出手,既有底气,也留了余地。

想谈合作,门一直开着;想靠施压讹人,没门。

稀土管制不是为了打压谁,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全球产业链这么多年形成的格局,不是谁喊两句口号就能改变的。西方国家接下来怎么选,时间会给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哑火   国联   稀土   中国   出手   集体   管制   产业链   磁体   全球   欧洲   美国   技术   沙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