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荔枝道重庆段“涪陵-长寿-垫江-梁平
干线”将是保护利用核心规划区
4月29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蜀道(荔枝道)考古专项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蜀道(荔枝道)考古相关成果。
发布会现场(“重庆文物”公众号)。
截至目前,蜀道(荔枝道)已完成主、副线调查,其中主线调查总里程576千米,发现各级古道214段,副线调查总里程约154千米,共发现各级古道94段。其中保存较好的一、二级古道合计长度约85千米。
荔枝道主副线图(第1眼TV-华龙网)。
据介绍,2024年3月14日,重庆市文物局发布启动荔枝道考古专项调查,调查工作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四川、陕西、重庆文博单位协同开展。
垫江县桂溪县城遗址(“重庆文物”公众号)。
作为“蜀道考古研究”的重要子项目,荔枝道考古专项调查涉及川陕渝两省一市,是“蜀道考古研究”中唯一跨三省(市)的联合考古项目。此次荔枝道考古项目共登录沿线不可移动文物合计349处,其中新发现212处,是本次汇报的六条蜀道干线中里程最长、新发现路段及文物线索最多的一条古道。
开州道古道调查(“重庆文物”公众号)。
立足于“蜀道申遗”的战略视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制订了《蜀道(荔枝道重庆段)保护利用规划》:将以涪陵-长寿-垫江-梁平干线作为荔枝道重庆段的核心规划区,以万州、开州副线作为规划的辐射区,系统整合区域文物资源禀赋,深化凝练荔枝道的文化主题,塑造荔枝道“千年古道·活态遗产”整体形象。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成果整合阶段。
垫江桂溪街道段口述史调查(来源: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调查表明,荔枝道在唐宋时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则转向商贸转运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战略价值。下一步,力争将荔枝道重庆段打造成为彰显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巴蜀文化名片,形成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本。
(注:根据“重庆文物”微信公众号《考古资讯 | 已完成主、副线调查,发现文物349处……蜀道(荔枝道)考古专项调查成果发布》一文整理)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