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白崇禧、李宗仁秘书,88年官至副国级,女儿是著名亚洲影后

中国政坛上一位传奇式人物,自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便担任李宗仁、白崇禧的机要秘书,成为新桂系重要干将、高级幕僚,新中国成立后,他寄居海外。

1965年7月,当他陪同李宗仁夫妇从海外归来时,毛主席见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交谈过后,毛主席更毫不吝啬地称赞他:“博览群书,学问深啊!”

之后,他以强烈的爱国热忱投身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8年官至副国级。

此一人,便是获中央高度评价,并被称誉为久经考验的、有重要历史贡献的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一面旗帜的程思远


1908年,程思远出生于广西宾阳县一贫苦农家。父亲最初为他取名“思安”,而当他逐渐长大,在学堂读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便自作主张将名字改为了“思远”,寓意立大志,思长远。

1926年,18岁的程思远投考李宗仁部队的文书,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从此跳出农门,踏足广西军界,并于同年随军誓师北伐。

1928年,蒋桂冯阎四派联合,打下北京天津,北伐大功告成。由此,桂系军事势力大膨胀,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部队“鸟枪换炮”,又一个军扩大到十几个军,由几万人扩大到近20万人,由两广、两湖打到山海关,声势为四派中最盛,为世人瞩目。

处在扩张时期的新桂系尤其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提拔,1930年,聪明好学的程思远做了李宗仁的机要秘书,1934年又获新桂系派遣到意大利罗马大学留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已经从一个乡村放牛娃成长为留洋博士生,顺利拿下罗马大学政治系博士学位的程思远匆忙归国,进入国民党军政界工作。

1938年初,白崇禧担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成立副参谋长办公室,程思远任秘书。

在李、白身边任事,长官口授函电,程思远总是一挥而就,不需重写,因此颇得李、白重用,成为新桂系重要干将。

也是这一年,程思远亲历了最能体现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辉煌业绩的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前夕,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临行前,他特请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和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到其寓所商议作战计划。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八路军、新四军在津浦线南段积极作战,牵制日军,使大部日军胶着在华北战场,不能抽调过多兵力去台儿庄参战,有力配合了李宗仁正面战场。

另外,战役期间,我党地下工作人员,还为李宗仁提供了日军最精锐机械化装备师团的重要军情情报,才使李宗仁得以部署,及时摧毁日军机械化装备。

1938年4月15日,历时一个月激战,台儿庄战役大捷,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第一次重大辉煌战果。

此后,台儿庄大捷后的休整时期,李宗仁到武汉东湖治牙疾,这时,周恩来也在东湖,特在寓所设便宴招待了李宗仁。两人在此次会晤中后达成一致意见,在第五战区成立一个抗战工作委员会。

自此以后,第五战区内的抗日革命力量得到很大发展,一致对外,团结抗敌的气氛日渐浓烈。

这些,都是程思远所亲历的,数年后讲述起来,他都记忆犹新。

台儿庄战役后,白崇禧担任桂林行营主任,程思远跟随白崇禧到桂林,先后任第五路军总政训处长、广西绥靖公署政治部主任。

再后来,程思远不仅受新桂系器重,更受蒋介石几次亲自接见和青睐,曾被选为国民党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以及国民党政府立法院第一届立法委员,在政坛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这期间,他也曾幻想在那个时代建立起诸如法律、平等、公正等等一系列理想社会的秩序。然而,最终还是让他失望了。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撕毁和平协议,重起战火。程思远捭阖纵横于蒋介石、李宗仁之间,参与筹划了逼蒋下野,由李宗仁任国民党代总统,并与共产党和谈,不过因受蒋介石牵制,再加上白崇禧执迷不醒,和谈最终泡汤。

李宗仁远走美国,白崇禧逃往台湾,而在李、白身边工作日久的程思远也于1949年移居香港。

在香港期间,为谋生,程思远开过养鸡场,靠写时政评论赚过稿费,也与普通人一起挤公车。对此他并无怨言,也未曾因生活水平下降而郁郁寡欢,反而是保持几十年行伍生涯中培养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都要运动游泳,下午写作,日日如此,从未间断。

另一边,流亡海外的李宗仁曾对西方记者感慨:“我由于自己的失败而高兴,因为从我的错误中一个新中国正在诞生。”

正因如此,中央注意到李宗仁思想的转变,遂开始推动他回国的计划。

而曾在李宗仁手下工作多年、深得李宗仁信任、联系频繁的程思远,成为这个计划的关键人物。在他的陪同下,1965年,李宗仁夫妇回归祖国。

毛主席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他们,留下了那张珍贵的照片。

在新中国,程思远重新走上了政坛,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官至副国级。

任上,他最喜亲力亲为,中央领导人中他素以身边工作人员少著称,秘书警卫都不要,随着年纪增大,来往文件多,再加上夫人因病卧床,他才接受中央安排,要了警卫员和秘书。

年届九十,他都一直在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奔走。

值得一提的是,程思远和原配妻子蒋秀华的长女程月如,是著名的“亚洲影后”林黛。

林黛凭沈从文小说《边城》改编的故事片《翠翠》踏足香港演艺界,以后片约不断,更先后于1957年、1958年、1961年、1962年蝉联四届“亚洲影后”。

1964年,程思远为李宗仁归国事宜奔波,同周恩来总理会见时,总理还特意托程思远转告林黛:“祖国的文艺事业,需要更多的人才,若她愿意,可以回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祖国的电影事业贡献力量。”

只可惜,总理的这番关怀还未转到香港,1964年7月17日,林黛就服毒自杀,离开了人世时年仅30岁。

程思远后来谈及女儿,深知女儿的死与她的个性和她在影坛的地位有关,她太孤独压抑,太在乎荣誉和地位了,社会上中伤她的流言蜚语也令她精神难以承受。

最后,程思远除了深深的自责、痛惜和遗憾,已无计拯救女儿的生命,只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痛悼长女。

2005年,程思远以97岁高龄离开人世,自此走完政海传奇一生。

素材来源:

[1]吴志菲.百折不“恼”的程思远[J].文史博览,2005,(17):37-41.

[2]文庠.如月中天烁然一闪——程思远先生谈女儿林黛[J].钟山风雨,2007,(01):25-26.

[3]黄会南.爱国民主人士的旗帜——程思远[J].文史春秋,2016,(05):48-53.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欢迎评论区留言,感谢大家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5

标签:抗日战争   周恩来   秘书   爱国   亚洲   广西   政坛   影后   香港   日军   国民党   战役   女儿   著名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