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近的日子,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华盛顿先挥关税大棒,北京又发出严正警告,新德里左右受挤,连南亚后院也开始摇晃。
故事得从去年说起。莫迪团队预判2025年全球格局会变脸,提前做了些沙盘推演,两边下注。可剧本没按他们的思路走。克什米尔枪声一响,印巴在边境短兵相接,5月7日空战结果让印军颜面扫地,也让外界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中式装备与“印度万国造”的代差。
败仗之后,新德里迫切需要“找回场子”。他们把目光投向南海,拉上菲律宾搞事情。很明显,这是印度害怕在美国那里地位降低,迫不及待向白宫证明:自己还能在对华围堵里出一份力。然而,美国并没给印度好脸色,反而在贸易谈判里突然加码——特朗普政府要求印度削减对美顺差、开放农产品市场,否则就要“严厉制裁”。
中国方面的回应同样干脆。我们的海军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原本指望“远交近攻”的印度,现在发现自己被“远近夹击”。莫迪政府一直自诩“南亚老大哥”,如今却眼瞅着“镇不住了”,面子和里子都挂不住。
印度国内社会情绪同样不稳。印度那些民族主义者在社交媒体高喊“抵制中国货”,可点开电商平台,销量最高的依旧是中国商品。年轻人抱怨失业率高,而制造业转移红利迟迟没来。新德里大学一位经济学教授在电视辩论中直言:“我们既没抢到中国的产业链,也失去了原有的低成本优势。”
眼下,留给莫迪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美国开始对印度磨刀霍霍,想要把农产品出口到印度,印度随时可能被当成“下一个靶子”。中国则明确表示,南海问题不容第三方插手,没打算让印度占到任何便宜。
回望半年前,莫迪还在国际舞台上挥舞国旗、高唱“印度世纪”;半年后,他发现剧本被改写:美国把关税当武器,中国把供应链当护城河,巴基斯坦用一场空战证明“南亚霸主”并非不可撼动。印度过去几十年积累的战略红利,在短短几个月里被消耗殆尽。下一步怎么走?
继续赌美国会高抬贵手,还是掉头修补与中国的经济纽带?答案悬而未决,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留给印度“左右逢源”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想当初,冷战时期印度可以“美苏两头吃”。靠这一招,印度站稳了建国的基础,还有所发展。现在,面对美国和中国,印度的那套老办法已经不奏效了。更何况,印度自身不争气,始终没有发展出有影响的实力。美国也看明白了,指着这么个国家牵制中国,实在是天方夜谭。既然无法利用,那按照美国的惯性,做不成朋友,可就要做“菜品”了。美国或许会直接翻脸,把印度一口一口的,吃尽能吃的所有利益。印度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