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侵略者,狂屠500万子民!为何日本今天却成东盟“亲密伙伴”

从侵略者到合作伙伴,日本在东南亚完成了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形象大逆转。

1942年,日军铁蹄踏遍东南亚,所到之处留下惨痛记忆。历史资料显示,日本法西斯在东南亚地区造成了约500万平民死亡的惨剧。然而不到百年光阴,同样的日本却成为东盟国家的“亲密伙伴”,日本首相的外交首访甚至优先选择东南亚国家。

在越南,日本品牌汽车穿梭在河内大街小巷;在印尼,日本文化中心座无虚席;在泰国,日企解决了上百万人的就业问题。东南亚民众对日本的战争记忆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日本投资、文化和产品的认可。

历史伤痕,日本侵略东南亚的惨痛记忆

日本对东南亚的侵略始于二战初期。1941年12月,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对东南亚发动了全面攻势,先后侵占菲律宾、印尼、越南、缅甸等地。日本打着“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宣称要帮助东南亚人民赶走西方殖民者,实现“亚洲解放”与“共存共荣”。

初期的宣传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一些东南亚地区甚至出现了亲日情绪,部分民族主义者误以为日本是真正的“解放者”。这种错觉很快被残酷的现实打破。随着日军稳定对东南亚的占领控制,其殖民侵略本质暴露无遗。

日军实施军事法西斯残酷统治、经济压榨以及文化同化政策。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由攻转守,日军对东南亚的占领政策更加变本加厉。东南亚人民开始觉醒,认识到日本与西方殖民者没有本质区别,其真正目的是攫取东南亚资源,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服务。

东南亚各地的反日运动随之蓬勃发展。泰国驻美大使发起“自由泰运动”,菲律宾共产党组建“人民抗日军”,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越南独立同盟”,马来亚共产党领导“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昂山将军领导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联盟”。

二战结束后,日本以战败国身份重返国际舞台。当时日本处于“美主日从”的外交框架下,政治外交空间有限。面对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的状况,日本将目光再次投向东南亚。

日本把解决赔偿问题作为对东南亚外交的突破口。通过以支付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形式,日本实现了重返东南亚的目标。1954年10月,日本以援助国身份加入“科伦坡计划”,凭借资本与技术实力,逐步增强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与东盟关系进入新阶段。1974年田中角荣访问东盟时,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都出现了大规模反日游行。为平息反日情绪,福田赳夫首相1977年8月遍访东盟各国,提出了著名的“福田主义”。

福田赳夫

“福田主义”承诺日本坚持和平路线、不做军事大国,并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心心相印的信赖关系”。这一方针为日本与东南亚关系奠定了新基础。

到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援助国。日本政府认识到本国资源的脆弱性,通过对东盟的官方发展援助(ODA),构筑了能够促进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合作体系。

经济工具,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与投资

经济合作是日本与东南亚关系的核心纽带。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的官方发展援助(ODA)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诉求,以确保资源输入和获取东南亚市场为目标。

日本模式采取公私经济合作形式,在满足东南亚经济需求的同时,开拓了该地区出口市场。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东南亚的经济发展,也为日本企业进入东南亚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日本更加重视与东南亚的经济连接。2023年,日本与东盟迎来合作50周年节点,日本外相林芳正表示将在东京召开日本与东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双方下一个50年的合作愿景。

经济合作已成为日本拉动与东盟关系的重要抓手。日本是泰国最大投资国,解决了上百万泰国人的就业。在越南,日本是2012年对越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占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47%。

越南政府领导人公开承认,日企为越南带来现代化工业产品、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这种无形资产对越南的影响远超过资金本身。

日本在东南亚的形象转变,不仅靠经济援助,还依靠精心策划的文化渗透。在印尼雅加达市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包下整整两层楼,设有教室、礼堂、图书室等设施。

这些文化中心免费教授日语,组织当地人赴日本研修,不断扩大日本的影响力。日本饮食文化也在东南亚广受欢迎。在仰光,有10多家日式料理店,档次最高的“神户牛肉店”常座无虚席。

日本流行文化同样征服了东南亚年轻人。一位印尼青少年表示,虽然祖父辈曾讲述日本侵略时期的故事,但他自己“特别喜欢AKB48(日本偶像团体),还想去日本留学”。

在泰国,经过日本30年的“经营”,泰国人对日本的印象发生明显变化。泰国清迈大学地区社会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猜彦指出:“上世纪70年代,泰国人也不喜欢日本人,但现在泰国人开始喜欢日本人,主要是经济因素”。

近年来,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出现明显的安全转向。2013年12月,安倍内阁出台“安保三箭”:《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提升了日本对东盟安全合作的战略地位。

日本积极与东盟国家构建外长防长“2+2”会谈机制,为深化安全合作搭建平台。2022年4月9日,日本与菲律宾举行了首次外长防长“2+2”会谈,菲律宾成为继印尼之后第二个与日本建立“2+2”会谈机制的东南亚国家。

同时,日本与东盟国家签署《防卫装备品和技术转移协定》,推动对东南亚武器出口。截至目前,日本已与菲律宾、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五个东盟国家签署了该协定。

日本对东南亚的安全合作,表面上是为应对海盗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实则旨在提升日本在东南亚的战略存在感。面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日本需要在外交上寻求更多选择和回旋余地。

东盟智慧,东南亚国家的平衡外交策略

东盟国家并非被动接受日本援助,而是秉持独立自主、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对东盟来说,追求东亚合作主导地位、拒绝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队是核心价值。

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东盟谴责、制裁俄罗斯,但马来西亚、越南等国明确表示不会切断与俄罗斯的经贸联系。美国还企图阻止印尼和泰国邀请俄罗斯参加G20峰会和APEC会议,但未获成功。

东盟重视与所有大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日本外务省2022年5月公布的舆论调查显示,选择日本作为未来重要合作伙伴国家的东盟民众占43%,略低于选择中国的48%。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自2020年起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方贸易总额达6.52万亿元人民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内经贸往来。

东南亚国家清楚,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大国都不符合自身利益。泰国学者表示:“那些战争的事情都过去了,日本的投资能带动泰国的经济发展,所以还是比较欢迎日本人。” 这种务实态度反映了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智慧。

至今,日本在东南亚的渗透仍在继续。日本外相林芳正已宣布,2023年12月将在东京召开日本与东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双方下一个50年的合作愿景。而在越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日语教室依然座无虚席,年轻学员们对日本插花和茶道的热爱不减。

日本在东南亚的形象工程警示世人:历史记忆如何被现实利益冲刷。然而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蓝平儿提醒,中日竞争未必是零和游戏,经济领域的良性竞争能使各方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历史   东盟   侵略者   日本   亲密   伙伴   万子民   东南亚   泰国   越南   印尼   菲律宾   外交   福田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