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省经济运行呈现“主干引领、多支竞跑、区域协同”的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9322.2亿元,同比增长5.5%。21个地市全部实现正增长,眉山市以7.1%的增速登顶“增长冠军”,乐山市3.0%的增速暂居末位,4.1个百分点的增速差折射出产业转型的区域差异。从总量格局看,梯队分层清晰,新兴产业与特色经济成为县域增长的核心引擎。
第一梯队(万亿级主干):成都独树一帜,省会能级持续跃升
该梯队仅成都市1个地市,GDP总量18226.86亿元,占全省36.9%,经济体量相当于第二名绵阳的5.7倍,是四川经济无可争议的“压舱石”。
- 第1名,成都市,18226.86亿,同比增速5.8%: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2万亿元,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8%。天府国际生物城入驻企业超500家,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6500家,自贸区进出口总额增长12%,在保持总量优势的同时,增速高于全省平均0.3个百分点。
第二梯队(2000-3000亿级副中心):绵宜德三城竞跑,产业特色鲜明
该梯队包含绵阳市、宜宾市、德阳市3个地市,GDP合计8409.98亿元,占全省17.1%,是川北、川南、川西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
- 第2名,绵阳市,3198.06亿,同比增速6.1%:科技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绵阳)科技城直管区GDP突破千亿元,京东方绵阳基地产值增长15%,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集群规模达300亿元,科创动能持续释放。
- 第3名,宜宾市,2753.67亿,同比增速5.3%:“白酒+动力电池”双轮驱动,五粮液集团营收突破1200亿元,宁德时代宜宾基地产能达200GWh,带动锂电产业产值增长25%,同时三江新区承接成渝电子信息项目42个。
- 第4名,德阳市,2458.25亿,同比增速6.5%:重装之都转型提速,东方电机、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高端装备订单增长18%,德阳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超200家,与成都共建的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带产值突破800亿元。
第三梯队(1900-2200亿级中坚):南泸达乐凉多点支撑
该梯队包含南充市、泸州市、达州市、乐山市、凉山州5个地市,GDP合计10280.47亿元,占全省20.8%,呈现“川东北崛起、川南协同、攀西转型”的特点。
- 第5名,南充市,2169.06亿,同比增速4.3%: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汽车汽配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产量增长12%,同时现代农业园区产值达80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72%。
- 第6名,泸州市,2165.67亿,同比增速5.3%:酒业与医药双轮驱动,泸州老窖营收突破800亿元,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产值增长10%;国家医学中心(泸州)落地项目35个,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400亿元。
- 第7名,达州市,2095.12亿,同比增速5.6%: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达州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产值突破600亿元,玄武岩纤维产能占全国15%,同时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营收达700亿元。
- 第8名,乐山市,1931.24亿,同比增速3.0%:受光伏产业调整影响增速放缓,晶硅产业产值同比下降8%,但正加快转型步伐,峨眉山景区文旅收入增长20%,苏稽新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入驻企业68家,培育新增长极。
- 第9名,凉山州,1926.31亿,同比增速5.6%:清洁能源与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白鹤滩水电站带动水电产业产值增长12%,凉山苦荞、会理石榴等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200亿元,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第四梯队(1400-1500亿级活力区):内眉自遂竞相发展
该梯队包含内江市、眉山市、自贡市、遂宁市4个地市,GDP合计5826.94亿元,占全省11.8%,眉山以7.1%增速成为全省“增长黑马”。
- 第10名,内江市,1484.65亿,同比增速6.4%:甜味食品产业集群营收突破600亿元,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深加工产值增长18%,同时成渝钒钛新材料产业园产值达500亿元。
- 第11名,眉山市,1463.56亿,同比增速7.1%:全省增速冠军,天府新区眉山片区承接成都产业转移项目86个,乐高乐园带动文旅收入增长35%,泡菜产业规模达200亿元,“成眉同城”红利持续释放。
- 第12名,自贡市,1462.02亿,同比增速6.6%:老工业城市转型成效显著,自贡高新区无人机产业园产值突破300亿元,彩灯文化产业营收增长25%,同时食品加工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 第13名,遂宁市,1416.71亿,同比增速6.7%: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800亿元,天齐锂业、盛新锂能等龙头企业产能持续释放,同时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货物吞吐量增长22%。
第五梯队(千亿级潜力股):广攀广三市筑基
该梯队包含广安市、攀枝花市、广元市3个地市,GDP合计3302.36亿元,占全省6.7%,依托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稳步发展。
- 第14名,广安市,1223.22亿,同比增速6.0%:川渝合作示范区核心区,深广产业园入驻企业超300家,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增长18%,同时现代农业园区产值达400亿元。
- 第15名,攀枝花市,1058.57亿,同比增速4.5%:钒钛之都转型提速,攀钢集团钒钛新材料产值突破800亿元,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增长30%,同时阳光康养产业收入增长25%。
- 第16名,广元市,1020.57亿,同比增速6.3%:川陕甘结合部交通枢纽,绿色家居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深加工产值增长20%,生态经济成效显著。
第六梯队(千亿以下特色区):资雅巴甘阿生态赋能
该梯队包含资阳市、雅安市、巴中市、甘孜州、阿坝州5个地市,GDP合计2868.58亿元,占全省5.8%,生态经济与文旅产业成为发展主线。
- 第17名,资阳市,826.26亿,同比增速5.9%:成渝中部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车资阳机车新能源客车产量增长20%,柠檬产业规模达200亿元,同时临空经济区承接项目45个。
- 第18名,雅安市,807.8亿,同比增速5.8%:绿色发展示范市,锂辉石资源开发带动锂电产业产值增长25%,蒙顶山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生态旅游收入增长22%。
- 第19名,巴中市,743.6亿,同比增速6.0%:秦巴山区振兴样板,石墨新材料产业园产值突破200亿元,通江银耳、南江黄羊等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增长30%。
- 第20名,甘孜州,453.45亿,同比增速5.7%:世界旅游目的地,稻城亚丁、色达等景区接待游客增长35%,文旅综合收入突破300亿元,同时清洁能源开发项目加快推进。
- 第21名,阿坝州,437.47亿,同比增速5.0%:生态经济标杆,九寨沟、黄龙景区游客量恢复至2019年的120%,文旅收入增长40%,高原特色农牧业产值达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