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处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今年立秋在三伏,盛夏余热未消,人体湿气仍较重,脾胃消化也弱,此时进补为时尚早。要先养护脾胃,排出体内湿气再进补。这样既照顾脾胃,清湿的同时也补气,让身体能够顺利适应从夏热至秋凉。
另外,立秋后最近天气又热又潮,暑气和湿气搅在一起特别难受,天热出汗多,身体里的“气”和津液容易跟着消耗掉,而且肺为娇脏,像现在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加上干燥,都特别容易伤肺。有些人是不是感觉嗓子眼儿有点干?晚上睡觉莫名有点燥?或者嘴巴里总感觉有点小溃疡要冒头?千万别大意!很可能是身体里的“虚火”在蠢蠢欲动了!尤其气血差的先别进补,补不进还容易上火。立秋后的这15天,先给身体“大扫除”、扑灭虚火苗头的关键期!
老话说“立秋吃三草、不让病来找”,简单理解就是:立秋后,天气逐渐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中湿度降低,人体易出现“秋燥”情况,比如口干、鼻燥、便秘等,同时免疫力可能略有下降。这时咱们吃一些具有清热、润燥、祛湿等功效的草本植物,用这些食材做点汤汤水水,能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减少生病的可能。这“3草”具体是啥呢?怎么做呢?接下来咱们就具体看一下吧!
立秋后虽气温转凉,但“秋老虎”可能带来余热,加上空气渐燥,鱼腥草的清热解毒作用能帮助清除体内残留的湿热,缓解口干、咽喉不适等情况。另外,鱼腥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立秋后人体免疫力低下,吃点鱼腥草能够增强身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减少肠道或呼吸道不适可能。
食谱推荐:鱼腥草苹果瘦肉汤
准备食材:
鱼腥草、苹果、老陈皮、无花果、胡萝卜、龙骨
具体做法:
1、把所有食材清洗干净后,所有食材加入锅内,加适量清水。
2、煮沸后转小火,煲30分钟,最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立秋后虽然燥气渐生,但部分地区仍有残留的湿气,加上早晚温差大,易受风寒湿邪侵袭。艾草性温,有祛湿散寒的作用,适量食用能帮助驱散体内湿寒,缓解身体的沉滞感。
另外,咱们身体刚刚经过夏季的贪凉饮冷,脾胃功能可能有所减弱,立秋后需要温和调理。艾草的温性可以温补脾胃,滋养脾胃功能。
食谱推荐:艾草荷包蛋汤
具体做法:
1、水微微滚转小火,打入两个鸡蛋
2、等鸡蛋煮定型了,加入艾草叶,水滚之后,加入1小勺盐和胡椒粉,调味完成即可。
立秋后燥气渐盛,易出现口干、尿黄、便秘等问题。车前草能清热利尿,帮助身体排出燥热,同时滋润肠道,缓解秋燥引起的不适情况。
食谱推荐:车前草猪肚汤
食材准备:车前草1把、猪小肚、猪肉、红萝卜、薏米、芡实、扁豆、赤小豆、姜
具体做法:
1、车前草洗干净、红萝卜削皮切块、猪肉切块;豆类小火炒一下,不会这么寒凉;猪小肚用盐和生粉洗干净,再切成小块备用。
2、猪小肚和猪肉,放料酒和姜片焯水
3、所有汤料放入锅中(除车前草),多放点水。大火烧开后,放入车前草,小火煲1.5小时,最后加盐调味。
大家好,我是食养小厨,一个喜欢美食的营养师、食疗养生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