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行情周报 | 原料供应趋紧,需求有所回暖,行情小幅上涨

行情小结

2025年第33周(8.10-8.16)行情上涨。

羽绒行业正面临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尤其是白鸭原料毛供应在8月中旬的进一步收紧,更推动其价格一再上涨。虽然有成本压力,但随着秋冬市场的渐渐打开,部分羽绒供应商的业务仍出现小幅回暖,询盘和订单均呈上升趋势。

由于利润微薄,多数供应商对“赊账买卖”的态度已从谨慎转为抗拒,普遍要求白牌及小品牌客户采用现款结算。这一资金门槛直接抑制了市场货订单的释放,相关品类交易的规模出现收缩,而行业的增长预期也面临下行压力。

距离传统旺季“金九银十”仅剩最后两周,尤其是“双十一”的临近,让行业即将迎来下半年最为关键的销售节点。然而,当前市场的疲态使得整个采购季显得格外紧迫,同时不稳定的需求情况加剧了企业的存货积压风险。

近期利好消息

1

美关税政策落地,羽绒服代工大厂客户下单趋于稳定

羽绒服代工大厂 Quang Viet(广越)公告,2024年7月单月合并营收19.6亿元(新台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减少11.8%,环比增长3.7%。累计前七月合并营收95.1亿元,同比增长9.1%。

广越指出,营收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受汇率与船期调整所致。不过部分7月订单已安排在未来1至2个月内交付,全年出货计划与品牌采购需求均保持稳定增长,预计今年可保持向好态势。

此外广越董事长吴朝笔表示,上半年公司经营受到美国关税、新台币升值以及越南工厂火灾计提损失等多重因素影响,业绩跌至低谷,但随着第三季度到来,客户订单显著增长,8-10月业绩有望大幅提升。

另一羽绒服代工大厂 KWONG LUNG(光隆)今年7月营收达8.67亿元,同比增长3.29%,环比增长17.2%,创下年内单月新高及近13个月来的峰值。1-7月累计营收达49.66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

光隆表示,随着越南和印尼两大主要生产基地对美关税政策落地且税率大幅下调,客户下单意愿趋于稳定,预计全年成衣业绩将小幅超越去年。

此外,羽绒原料业务将延续上半年美国客户和下半年日本客户的双轮驱动,有望维持两位数增长。家纺业务预计全年表现与去年基本持平。尽管面临意外汇兑损失影响,但公司仍能保持各季度持续盈利。

来源 | 中时新闻网、工商时报


2

东南亚游客来蓉城“批发”羽绒服

8月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入境大厅熙熙攘攘。来自俄罗斯的伊万拿着有效护照和中转前往泰国的联程机票,仅用10分钟便完成通关手续。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3.9%,而成都是到访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从“蓉”中转,“免签流量”如何转化为“消费增量”?

“来成都旅游,带个空行李箱!”这条海外社交平台上的攻略引发游客共鸣。作为中国知名的消费城市,成都目前累计落户海内外首店超4000家。

成都市中心,IFS-春熙路-太古里核心商业圈181家离境退税商店,抱团组成四川首个离境退税特色街区——春熙路离境退税特色街区。走进其中的百盛购物中心时代店,多家门店都在收银处挂着“离境退税”的招牌。

“外国人进店看到这个牌子,冲着它都要买点。”百盛购物中心波司登专卖店导购谭春玉介绍,今年6月,她接待了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客人,带着全家人来这里“进货”,一口气买了5件加厚防风型羽绒服,价值2万多元。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这名游客为啥来“批发”羽绒服?原来,他是为了冬天出游购置装备,趁着夏天羽绒服折扣大,中转成都期间专门来“进货”,意外得知这里可“即买即退”,原本打算买2件,直接带走了5件。

波司登专卖店内,当日就有一位印尼游客来选购产品。她购买了价值6283元的冲锋衣和防晒服,领到退税金约565元,“我想继续买点小东西作为伴手礼。”

来源 | 川观新闻


3

美国7月集装箱进口量激增,达到历史第二高位

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动荡”之后,由于季节性需求和关税暂停期“抢运潮”共同推动,美国集装箱2025年7月的进口量激增,达到仅次于2022年5月份的历史第二高位。

美国调查公司 Descartes(笛卡尔)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美国所有港口的集装箱进口量增至262.2万 TEU(二十英尺标准箱),环比增长18.2%,同比增长2.6%,仅比2022年5月创下的历史峰值低555TEU。

2025年7月,美国从中国进口量急剧上升至92.3万 TEU,环比增长44.4%,创下自1月份以来的最高月度进口量,但与2024年7月创下的102.3万 TEU 历史峰值相比,仍下降了9.8%(或少99838 TEU)。

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集装箱进口的最大来源,占总量的35.2%,但远低于2022年2月的41.5%。

与此同时,尽管7月份美国主要港口的进口量大幅增加,但港口延误仅比6月份略有增加,表明各大港口有能力承受额外的压力,而不会造成重大中断。包括洛杉矶、长滩和纽约/新泽西等主要门户,在进口量增加的情况下仍能高效运行。

来源 | 航运界网


4

南半球再次经历严寒极端天气

据巴西最大的气象信息服务公司之一 Climatempo (气候天气)消息,一股来自阿根廷的极地冷空气将于8月8日开始给巴西12个州带来严寒。根据 Climatempo 的说法,气温将在13日前持续下降。

“在这股冷锋之后,将有一股更强烈、更偏大陆型的极地冷空气自南方向北推进,迅速覆盖巴西南部、东南部和中西部地区,甚至在北部部分地区也将引发‘friagem’(热带地区突发性寒潮)现象。”Climatempo 指出。

机构进一步强调,与7月初的寒潮相比,此轮冷空气持续时间更长,并可能在多个城市形成连续五天温度低于平均气候标准5℃以上的气象极值状态,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冷空气虽然部分地区白天依旧阳光明媚,但气温将连续数日保持在低位,带来持续寒冷体验。下周初(11日)虽然雨势会减弱,但白天气温回升受限,中南部大部分地区仍将处于冰冷状态。”Climatempo 分析道。

近日,澳大利亚东部也遭遇极端天气侵袭。当局通报称,暴风雪引发连锁灾害:洪水肆虐、车辆受困、数万家庭断电。新南威尔士州北部部分地区降雪量达40厘米,创下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最高纪录。

“气候变化正使澳大利亚天气日趋极端化。”气象学家米里亚姆·布拉德伯里分析称,“但此次事件的特殊性在于积雪量之大与影响范围之广——北部高原相当大面积区域都被覆盖。”

来源 | Climatempo、路透社


近期利空消息

1

羽绒被价格高昂,仅约三分之一的消费者想使用

水星家纺在近期举办的2025战略发布暨秋冬整训会上,发布了《2025 中国被芯白皮书》。这已经是水星连续六年发布《中国被芯白皮书》,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白皮书》提及,被芯的材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如棉花被、蚕丝被、羊毛被和羽绒被等,另一种是人工材质的,如化纤被等被芯。人们对于蚕丝、羽绒和棉花被的认知程度较高,均超过六成。

消费者家中更倾向于使用棉花(77.4%)、蚕丝(47.7%)与羽绒被(38.9%)这三种天然材质的被芯。其中,羽绒被保暖性较好,但因为其高昂的价格使得仅有约三分之一的消费者想要使用羽绒被。

从地域消费特征来看,南北消费者家中高频使用的被芯材质呈现差异化偏好:北方家庭更倾向于棉花被,因其更适合在干燥气候的地方使用;南方则以蚕丝被、羽绒被为主。

对于羽绒被,消费者看重的因素更多是轻盈(69.4%)和保暖(67.6%)。羽绒被的重量约为棉被的1/3,羊毛被的1/2,使用时不会感到沉重,便于翻身,提高睡眠质量。此外,选择材质天然作为购买原因的占比为53.2%。

消费者在选购羽绒被时,首先考虑的是充绒量(71.4%),其次是羽绒等级(66.3%),被芯面料(61.4%)占比位居第三。羽绒作为保暖性能极佳的材质,消费者对于如何选购合适的被芯是有一定了解的。

来源 | 水星家纺


2

纺织市场静待秋冬销售情况明朗

进入八月,盛泽纺织产业链进入了传统淡季与秋冬备货的过渡阶段。最新调研结果显示,从织造到印染、从贸易到物流,市场呈现出“订单量集中释放、回款节奏正常、常规面料占主导”的鲜明特征。

常规面料在当前阶段扮演着纺织产业链“压舱石”的角色。调研显示,八月的订单规模主要集中在几万米到几十万米不等,占比超过八成,其中5万—15万米尤为密集。

这种规模分布既满足了品牌方补单的灵活性需求,又兼顾了织厂的排产效率。内贸品牌补单、跨境电商的小批量需求以及来自东南亚、中东的外贸返单共同支撑了订单的稳定释放。

从品种来看,涤塔夫、春亚纺、尼丝纺等常规面料的报价环比持平,交期在15—25天之间,未受原料价格波动的明显冲击。企业普遍倾向于等待秋冬销售数据明朗后再扩大生产。

来源 | 绸都网


消息面情况

美方关税政策落地后,品牌补库节奏与排产窗口逐步明确。羽绒服代工产业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多重困境后,预计下半年订单将逐步回升,尤其是8月至10月的订单增长将为业绩带来显著提升。特别是在高品质羽绒的供给上,价格可能维持坚挺。

《中国被芯白皮书》揭示了消费者对羽绒被的认知与偏好在上升,但高价格门槛仍是最大阻力,且逐渐呈现出向高端市场集中的趋势。随着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家纺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羽绒被的高成本问题将持续制约其市场扩展。

南半球气候的极端严寒,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全球范围的羽绒需求,尤其是在北半球冬季即将来临的背景下。此外,虽然南、北半球的气候系统各自独立,但它们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例如,拉尼娜年份往往伴随南半球异常的海洋冷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财经   行情   周报   羽绒   原料   需求   羽绒被   美国   进口量   羽绒服   订单   消费者   中国   关税   来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