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见证历史!中方宣布“贸易清零”,特朗普铁粉后悔投错票

2025年4月11日凌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甩出一枚“关税核弹”: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试图用极限施压逼中国低头。

但这一次,中国反手就把美国输华商品的关税锁定在125%,直接摊牌“不陪你玩了”!

这意味着中美贸易几乎清零,美国超市里的中国货价格翻倍,特斯拉Model Y卖到200万,连大豆都要从巴西进口。

更狠的是,中国掐住稀土命脉、限制好莱坞大片,甚至把12家美国企业拉进“黑名单”。

中国掀桌子的底气从哪来?

当拜登政府宣布对华加征150%关税时,北京的反应让全球倒吸冷气——不是对等报复,而是直接把美国输华商品关税拉到125%,还附赠一句杀人诛心的——懒得奉陪。

- 美国龙虾在中国价格飙到5800元/公斤,比澳洲龙虾贵三倍

- 特斯拉Model Y一夜涨价47万,中国车主转头涌向比亚迪门店

- 加州红酒库存堆积成山,浙江义乌老板冷笑;现在连装X的土豪都不买美国货。

不是我们要脱钩,是你们的货连当冤种道具都不配了!

这种"清零战术"直击美国政治软肋——中期选举关键州的农业与制造业利益。爱荷华州生猪养殖协会测算,该州每年将损失23亿美元出口收入,足以动摇5个众议院席位归属。

更深层意图在于构建"反向301条款"威慑:当美国企业承受的损失(预计每年超900亿美元)远超中国企业的承受力(对美出口依存度已从21%降至6.3%),华盛顿的贸易战同盟将加速瓦解。

历史参照系显示,1987年美日半导体战期间,日本通过将进口关税提高至100%,迫使美国放弃市场份额限制要求。此次中方策略升级,实为21世纪版的"超限反制"。

从实际影响来看,美国的关税政策已经给自身经济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美国股市因关税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而暴跌,标普500指数在4日创下202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

苹果、特斯拉、英伟达等依赖海外市场的科技公司股价集体下跌,其中特斯拉4日跌幅超10%;对经济高度敏感的摩根士丹利、花旗、高盛集团等银行股也连续两天暴跌。

据世界贸易咨询公司数据显示,新关税将给美国企业带来433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指出,美国经济今年陷入衰退的概率已升至40%,而年初这一概率为15%。

现在球回到美国一边感觉已经无计可施。

之前特朗普信心满满,觉得关税大棒一出全世界都在臣服,按他所说已经70多个国家打电话来求和,要求谈判商讨关税协议。所以特朗普认为中国也不例外,所以他很期待能得到中方电话,不过结果令他失望或者焦虑,中国居然完全不把关税威胁放在眼里还对等反制,现在搞得骑虎难下很尴尬。

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中国有底气“奉陪到底”

中方始终强调“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不是口号,而是底气。中国产业链完备、市场庞大,对美出口仅占GDP的3%,而美国对华依赖度更高(2024年双边贸易额近6883亿美元)。更何况,中国反制措施精准打击美国农业、科技等领域,而美国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替代。

美国的“关税大棒”看似凶猛,实则是虚张声势。白宫政策朝令夕改——前一天威胁加税,后一天又对75国“暂缓90天”,连美媒都嘲讽:“特朗普的信用,连借充电宝都没人敢信!” 这种反复无常,恰恰暴露了其外强中干的本质。

关税的“回旋镖”

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只是经济上的数字变化,而是实实在在影响到美国人的生活。

物价上涨,特别是服装和电子产品,让消费者感到压力很大,其中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冲击最大。

有大学预测,因为之前的关税政策以及其他国家采取的反击措施,美国低收入家庭一年可能要多花1300美元,高收入家庭也要多花5400美元。

以前非常支持特朗普的人,现在也开始怀疑他的政策是否正确。

昆尼皮亚克大学的民意调查显示,曾经支持特朗普的选民中,现在愿意继续支持他的比例大幅下降。在接受调查的1407名特朗普选民中,仅有约四成表示仍然支持他。

《华盛顿邮报》报道指出,原本支持对抗“中国不公平竞争”的选民群体,现在也对特朗普的不可预测和过于激烈的言行感到担忧和不安。他们认为,特朗普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可以接受的范围,令人感到害怕。

这些选民的转变表明,即使是最初支持特朗普的群体,也开始对他的领导风格和政策方向产生质疑。

美国选民们的态度

与2024年8月及2025年1月的民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选民态度出现显著逆转。早期调查显示选民对关税政策保持"微弱支持",但随着具体措施落地,经济影响逐渐显现,民众开始用"钱包投票"。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同期调查发现,52%受访者不认可特朗普的经济管理能力,56%对其通胀应对措施给出差评,经济议题负面评价较3月初全面恶化。

尽管特朗普承诺"关税让美国再次富裕",但民调揭示出残酷现实:46%认可其整体施政表现,51%持否定态度,支持率较1月份持平但已较上任初期明显下滑。

写到这里,不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究竟是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要让美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进一步陷入孤立?有人说,他的强硬手段确实能短期内提振支持率,但从长远来过于激进的政策可能会让美国的经济结构更加脆弱。

也有人认为,他的领导风格就是这样,宁愿大破大立,也不会妥协。无论如何,未来几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将不得不适应特朗普的“新规则”,而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是谁,还远未见分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特斯拉   铁粉   反制   选民   美国   底气   关税   中方   中国   见证   清零   后悔   美元   政策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