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50岁后要少做剧烈运动,多做2件事,预防脑血管疾病

【案例】小区里的张叔今年 52 岁,年轻时是单位篮球队的主力,退休后也没闲着,每天雷打不动去操场跑 5 公里,还总说 “生命在于运动,越剧烈越健康”。可前段时间,他跑步时突然觉得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差点栽倒,送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剧烈运动让本就有些硬化的脑血管承受了过大压力,幸好没造成严重后果。医生再三叮嘱他,50 岁后身体机能和年轻时大不一样,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拼着做剧烈运动了。

为啥 50 岁后要少做剧烈运动呢?这得从身体的变化说起。咱们常说 “人过五十天过午”,虽然这话有点夸张,但也道出了中年以后身体的状态。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会慢慢失去弹性,就像用久了的橡皮管,变得僵硬脆弱,脑血管更是如此。剧烈运动时,心跳会突然加快,血压也会跟着飙升,这对本就脆弱的脑血管来说,无疑是 “雪上加霜”,很容易让血管承受不住压力,增加破裂或堵塞的风险。而且 50 岁后,心脏功能也有所减退,剧烈运动还会加重心脏负担,间接影响脑部供血,要是本身有高血压、高血脂这些基础病,风险就更高了。

就像古代养生家嵇康在《养生论》里说的 “劳形而损寿”,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反而会损害健康,违背了养生的初衷。咱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的叔叔阿姨为了追求 “锻炼效果”,跟风去爬陡峭的山、高强度跳绳,结果不是膝盖受伤,就是出现头晕、胸闷的症状,反而给身体添了麻烦。所以 50 岁后,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避开剧烈运动,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那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预防脑血管疾病呢?医生建议,50 岁后不妨多做这两件事。

第一件事,坚持做温和的 “养脑运动”,比如八段锦、散步。八段锦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方法,动作舒缓柔和,就像春风拂柳一样,既能活动身体,又不会给血管和心脏带来太大负担。每天早上或傍晚,跟着视频做上一套,配合均匀的呼吸,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让脑部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还能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散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大步流星地快走,而是慢慢走,速度以自己感觉舒服、不喘气为宜,每天走 30 分钟到 1 小时,既能锻炼下肢力量,又能让身体慢慢适应运动节奏,对脑血管很友好。

第二件事,常做 “健脑小游戏”,保持大脑活跃。大脑和身体一样,越用越灵活,要是长时间不思考,大脑功能就可能慢慢退化,间接影响脑血管健康。咱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看看书、下下棋,或者和老朋友一起玩个简单的拼图游戏、猜谜语。比如每天读几页自己喜欢的散文,不仅能放松心情,还能让大脑跟着思考;和老伴儿下盘象棋,在一来一往的对弈中,既能锻炼思维能力,又能增进感情。就像中医说的 “脑为元神之府”,经常让大脑动起来,才能维持它的正常功能,进而保护脑血管。

当然,预防脑血管疾病也不是只靠这两件事,平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腻、过咸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定期去医院做体检,了解自己的血压、血脂情况。但对 50 岁后的人来说,少做剧烈运动,坚持做这两件温和又有效的事,无疑是保护脑血管的重要一步。

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也会有差异,要是在运动过程中感觉不舒服,比如头晕、心慌,一定要马上停下来休息,必要时去医院咨询医生。健康是慢慢养出来的,只要找对方法,坚持下去,就能更好地守护脑血管健康,让晚年生活更舒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养生   剧烈   医生   脑血管   身体   大脑   健康   血管   心脏   脑部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