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新闻,说是最近银行定期存款额度紧张,尤其是3年期和5年期的产品,经常一放出来就被抢光,甚至直接下架,搞得大家存钱都难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银行为什么不卖长期存款了呢?因为银行现在赚的利息差(存贷利差)越来越少,压力山大。比如你存的钱是银行的“成本”,它得给你利息;贷款出去的钱是“收入”,你得给他利息,收的利息低了,利润就少了。所以银行干脆减少高利息的长期存款,比如3年、5年期的大额存单,要么停售,要么提高门槛(比如20万起存),或者只给线下预约,普通人根本抢不到。
而且现在不少银行出现“利率倒挂”,比如2年期定存利率1.7%,3年期的反而只有1.65%。存期越长,利息越低,为什么呢?因为银行觉得未来利率还会降,不想长期锁定高成本,干脆短期给高点吸引资金,长期压低价。对普通人来说,存3年不如存2年划算。
还有,以前闭眼买的3%以上存款基本绝迹,现在2%以上的都算“香饽饽”,得靠抢。比如光大银行每周三放额度,一分钟就秒光。
那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呢?只能辛苦点,盯紧银行放额度时间,比如每周三早8点半,设个闹钟抢。
哎,银行这波操作,使存钱变得更难、更“卷”了,现在能锁定的高息产品,且存且珍惜吧!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