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金日成派人搜寻东北属于古朝鲜的证据,周总理应对很巧妙

抗美援朝之后,中朝之间的关系曾陷入蜜月期,但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朝鲜也一直在试图证明东北属于古朝鲜的证据,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大国梦”。

1958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曾将这一想法付诸行动,但却被周总理知晓,为了避免中朝两国关系僵化,周总理一句话就将这件事很好的应对过去,那么,究竟是哪一句话呢?东北真的曾经属于古朝鲜吗?

1、“蜜月期”下的暗潮涌动

上世纪五十年代,抗美援朝的壮举让中朝两国进入了蜜月期,自战争结束之后,两国的来往极为密切。

在这些来往中,有常见的经济和外交往来,也有两国的文化交流,可以说是当时新中国外交中极为成功的一段关系。

但是,中朝两国毕竟只是友邻,还是有一些东西不可言说。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位于中朝边界的东北地区。

当初我国抗美援朝的初衷就是害怕美国一旦吞并朝鲜半岛,我国的家门口便会迎来一位强敌,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但也是因为如此,战争结束之后却让朝鲜的领导人想起了另一桩可能的往事,有没有可能中国的东北地区曾经属于古朝鲜呢?如果是,那么朝韩两国一直以来的“大国梦”可能就要被朝鲜率先实现了。

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当时中朝两国友好的前提下。所以,一直以来都对中国抱有善意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便暗中派了一个学者前往中国进行暗中调查。

东北地区当然不会是曾经古朝鲜的发源地,但我们不得不弄清楚朝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大国梦”想法呢?

2、来自朝鲜半岛的“大国梦”

其实无非就是历史原因、外因和内因的综合结果导致的。对于当时的朝鲜来说,他们虽然是靠着中国抗美援朝的举动保住了自己的国家,但其他国家却并不服气他们。

所以,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朝鲜甚至是抗美援朝中战败的韩国都想要竭力的证明自己国家的强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扩张心思和“大国梦”。

不得不说,朝鲜半岛上的这两个国家一直都是对立的,如今面对“大国梦”倒是出奇的一致。他们“大国梦”的起点,就是与朝鲜半岛相邻的中国东北地区。

当然,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外因催生下的内因,而是历史上中朝两国一直密切的联系。所谓古朝鲜,其实就是指朝鲜半岛最早出现的古代国家,当然不是如今分裂成朝韩两国的样子。

由于是古代国家,又和我国相邻,所以朝鲜半岛上的古代政权一直是属于中原王朝的属国,虽有国家的称谓,但还是依附于我国古代各朝代的。

而之所以金日成有调查古朝鲜的起源的心思,就是源于一个名叫高句丽的民族。这个民族曾经在汉朝时期占领了朝鲜半岛北部并与中原政权产生了经济、文化和外交交流,也就成为了我国的属国,也要定期向我国朝贡。

但高句丽并不是一直存在的,他在唐朝时期就被新罗和唐朝联合消灭了,从头到尾都与东北地区没有半点关系,就算是有也是日常的文化和经济交流。

不过,朝韩两国是有一点自尊心在的,他们不甘忍受这么委屈的国家历史,于是便想从新罗政权和渤海国入手进行调查,还真是有点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感觉。

3、总理的巧妙回应

大国梦总归是一场梦,该醒来的时候就该醒来了。虽然历史上朝鲜半岛厉害的国家政权是高句丽和新罗,但他们可都是一直臣服于我国古代政权的,如果想从这证明朝鲜半岛曾经与东北有关,那势必就要承认朝韩两国属于我国。

这无论对于哪个已经独立的国家都是无法接受的,所以,金日成才绞尽脑汁的想找出一个漏洞,一边给自己的“大国梦”找个理由。

于是,基于对过往历史的了解,金日成在1958年派遣朝鲜一个名叫李趾麟的学者来到中国的北京大学进行“求学深造”,以搜集东北是古朝鲜发源地的证据。

起初,没有人怀疑李趾麟的企图,毕竟他是金日成亲自开口以寻找国家历史本源的名义推荐来进行历史研究的人。

但是,在李趾麟在中国的这段时间,他不停的寻找和密切关注一切与高句丽和渤海国有关的历史,近乎到了痴狂的地步,这就不由得让人产生一点怀疑。

但由于当时中朝两国的亲密关系,这样的怀疑被压了下来。而在之后的五年内,李趾麟拼命的翻找史书,并在得知了包含高句丽、渤海国以及朝鲜半岛曾经生活的其他民族的基础上编写出了《古朝鲜研究》这本书。

之后,这本书就作为朝鲜追溯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虽然把高句丽和渤海国纳入了朝鲜半岛的国家体系内,但却并没有承认朝韩两国与中国的附属关系。

五年之后,在这样的历史资料支撑下,朝鲜开始向我国提出考古需求,用得还是当初的理由,为了找出民族起源。

当时的周总理立刻就反应过来此举背后的心思,如果不同意,未免伤了两国的感情,于边境稳定不利,但如果允许考古,一旦有一点关联的把柄,中朝两国就会陷入领土之争,对我国极为不利。

因此,周总理在听完请求之后,就不急不慢的说道:“我看古朝鲜未必就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或许与我国福建地区有着密切联系,那里的人们和如今朝鲜人民的生活习惯颇为相似,而且有的话发音还一样,可能是那里的居民在古代渡海到了朝鲜半岛。”

周总理这句话高明就高明在并没有直接给出拒绝与否的态度,因为不管怎样说都会伤了两国和气,不如转移一下注意力,将起源地移至福建地区,也间接的告诉他们东北地区并不是他们国家的起源地。

如今再回看这段历史,我们不由得敬佩周总理的机智和聪慧,简单的一句话就解决了可能引发大问题的国家争端,可谓四两拨千斤,值得学习。


参考资料:

[1]刘子敏.走出高句丽历史研究的误区──试析古人在高句丽归属问题上的错误说法[J].东疆学刊,2000,(01):20-26.

古朝鲜——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历史   金日成   朝鲜   巧妙   证据   朝鲜半岛   东北地区   中国   国家   大国   我国   渤海   新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