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摆了普京一道,印度还是对特朗普低头了,突然叫停对俄合作。
【莫迪这边话音刚落,普京就收到一则噩耗】
消息人士透露称,印度政府控股的印度国家银行已经停止了与纳亚拉能源公司的交易和外汇业务合作,以规避美国与欧盟可能的制裁,并强调银行此举是“遵守国际标准而采取的内部措施”,印度政府没有作出相关的指示。
此次被暂停外汇等业务的纳亚拉能源公司是印度第三大炼油企业,其前身是印度埃萨石油公司,数年前,俄罗斯能源巨头俄油牵头多家能源企业,收购了埃萨石油,并将企业名称改为了纳亚拉能源。
目前,俄油手中掌握着纳亚拉能源超过49%的股份,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也是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进行精炼后在印度、欧洲等地市场销售。
在西方看来,纳亚拉能源就是“俄油在印度最大的炼油厂”,是一家披着印度企业外衣的俄罗斯能源企业,在欧盟批准第18批对俄制裁措施后,纳亚拉能源被列入了欧盟制裁名单。
【印度国家银行已经停止了与纳亚拉能源公司的交易和外汇业务合作】
印度国家银行现在停掉与纳亚拉能源的合作,就是为了避免自己遭遇连带制裁。
纳亚拉能源目前正尝试亡羊补牢,需求其他金融机构来解决汇款问题,该公司管理层已请求印度财政部跟一些与全球金融体系联系较弱的金融机构合作,帮助该公司原材料进口的付款以及石油产品出口收益的到账问题。
另一家印度政府持股的银行——UCO银行成为纳亚拉能源的潜在合作银行,该银行此前有过在制裁之下为伊朗石油付款的经验。
银行停止金融业务合作,不是纳亚拉能源面临的唯一难题,在西方制裁下航运困难与支付问题的双重作用下,纳亚拉石油在8月似乎只能接收4批总共约290万桶的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不会有其他原油供应。
【纳亚拉能源拥有一个庞大的本土石油销售网络】
这将导致该公司旗下炼油厂的炼油能力降至每日约9.4万桶,而在去年第三季度,该炼油厂的日产量一度达到36.6万桶。这意味着俄油等股东的分成将会大幅减少。
在印度银行决定弃车保帅之际,印度能源企业也作出了调整。
印度第一、第二大国有石油企业——印度石油公司和巴拉特石油公司,已经在增加从其他能源产区的石油进口量,目前已经确定采购2100万桶来自美国、巴西、安哥拉、尼日利亚以及中东的石油。
虽然这两大企业没有完全停购俄罗斯石油,但提前布局,以便未来立刻做出调整,切断与俄罗斯石油合作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
【印度石油公司和巴拉特石油公司,已经在增加从其他能源产区的石油进口量】
而就在印度这些国有能源企业与国家控股银行尝试维护自身利益之际,印度政府官员多次表示,不会因为特朗普对印度加征25%关税,就停止采购俄罗斯石油,莫迪更是在与普京通电话时,承诺将“进一步深化”与莫斯科的伙伴关系。
印度官方表态与印度国有企业的实际动作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说明虽然莫迪政府的态度坚决,但西方的制裁仍旧对印度企业构成了威胁,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之下,莫迪政府对此也采取了默许态度,印度能否坚持履行承诺,维持与俄罗斯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已经要打上一个问号。
这其实是俄罗斯一直以来面临的一个难题,即很多国家确实没有跟随西方制裁俄罗斯,也愿意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的经贸合作,可在西方的制裁压力之下,很多企业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调整,政府也不愿过分干预。
普京政府近几年与诸多国家在金融等领域加强合作,也有减少类似负面影响的考量。
印度在能源领域的摇摆举动,可能会对美俄等方后续的地缘外交行动造成影响。
【特朗普必然会以能源问题向普京施加压力】
可以预见到,几天后的美俄首脑会晤之中,特朗普大概率会拿俄印石油合作等议题,向普京施加更大的压力,但在俄乌底线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威胁很难迫使普京在最核心的俄乌停战问题上做出让步。
而在8月底9月初举行的上合峰会期间,普京必然会与中印等国领导人,商讨降低西方制裁影响,维持能源等领域合作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莫迪政府口头支持俄罗斯以维持战略自主与廉价能源,却默许国有企业规避制裁风险以保护国家经济利益的行动,说明了新德里没有完全改变其外交战略,还想在美俄之间寻求平衡。
这种“两面下注”虽显精明,却也暴露了其承诺的脆弱性。
俄罗斯虽能获得印度的政治声援,但维系其战争机器的真金白银——能源收入,正因西方制裁链条的收紧和伙伴企业的“避险求生”而面临缩水。
即将到来的美俄峰会和上合峰会,将成为普京政府试图破解这一困局、拉拢伙伴共抗制裁压力的重要外交战场。印度乃至更多“非西方阵营”国家如何在制裁压力下权衡利弊,将深刻影响这场地缘政治角力的最终走向。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