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王中国也被卖,3.5亿美元易主,能否有望打破20年扩张困局?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只要在中国经营的越久的企业,就越有可能改姓“中”。原因无他,国内市场太大了,想要玩的转,没有个高人引路,很容易自己把自己带进水沟里。

比如汉堡王,这家伙来国内正好20年了,一直想办法特立独行,然后不断踩坑,最终把自己玩到被卖的结局。

今年11月10日晚上,汉堡王以3.5亿美元易主,改姓了“中”。100%的股权,被卖出去83%,虽然还剩个董事会席位,但本质上成了吉祥物。

那么,汉堡王这些年,到底是怎么混的越来越拉的呢?易主后能否有望打破20年的扩张困局?

20年的踩坑神企业

2005年,汉堡王来了,这一次的到来,带着十足的野心,想着脚踩南山麦当劳,拳打北岭肯德基。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是第一次听到它的招牌,因为真就是玩了一出眼高手低,把自己玩的“不人不鬼”。

刚来的时候,这家伙的宣传很引人注目。那个年代网络刚起步,所以电视广告的宣传很关键,而且当时美国货吹的天花乱坠,吸引了很多人买单。汉堡王想着,自己也打着这一旗号呐喊,甚至特意选择上海开店,试图打造“高端”的品牌效应。在技术层面,他们非常的自信。

和传统形式的汉堡不同,这位宣传自己是火烤出来的,味道更独特。要知道,那俩做汉堡的,经营了十多年,早就变着法的迎合市场,扎稳了根。

想要在这俩嘴里抢肉,谈何容易?可是,汉堡王觉得自己有这个能耐,打着火烤汉堡的噱头各种宣传。刚开始,也确实吸引了一部分客户,只是这生意实在是做不起来。

用了7年时间,才从1家门店变成68家,甚至还是个洋牌子。不是吧,这就算换个卖文具的,挂着国际版的旗号,7年也不至于只打出这点成绩来吧?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老洋人的自信,绝对不做汉化。

这么说吧,国人可以选择的美食口味,世界之最。全世界,你找不出比中国人更会吃的。如果一项新口味,让国人产生了兴趣,也不会一直吃下去,因为你不创新,有的人比你会创新。

麦当劳和肯德基能站稳,就是靠着汉化,打出一些国内的招牌,虽然名字还是洋字码,可是产品早就汉化了,贴合国人的口味。

反观汉堡王,决策层真的格外抽象。保持洋人口味,重油、重糖,还只卖给高端圈子,普通人买不起他家的汉堡。可是,有钱人能选择的口味更多,汉堡王没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凭什么指望有回头客呢?

所以,眼高手低的下场,就是接受市场的拷打。唯一一次有起色,是从2012年开始的。当时,中国汉堡王的经营权给了TFI。

这是一家土耳其公司,虽然经营方面,汉化做的也不怎么样,但是赶上了好时候,靠着加盟模式起飞,之后用了6年时间,将门店扩充到了1000家,甚至还要在3年后再开1000家。

然而,TFI也是痴人说梦,并没有达成承诺。说白了,他们扩张门店,只是赶上一个时代,当这个时代过去,你又没有基本盘,关店才是必然的。

而且,产品长期在高端圈游走,死活不愿意融入到小城市,结果被后起之秀的其他品牌抢占。到了2024年,汉堡王只剩1250家门店,关了差不多350家,独一份的抽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这一个半死不活的品牌呢?

未来充满全新的挑战

其实,半死不活的不是品牌,而是经营的人。在法国,他们一年卖了380万美元,这个成绩就相当不错。唯独在国内,一年只能卖到40万美元,这业绩可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

尽管其总公司,痛定思痛,找到中国人来搞汉化,只是陈年累积的病,不是一朝一夕能治愈的。

确实,换了本地人出马,在汉化这一块,做的还是不错的。把不盈利的店都关掉,也不搞高端圈子了,将产品放到外卖平台,一时之间确实做到了扭亏为盈。

只不过,盈利的部分依然达不到预期。毕竟,本土化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时代是不断向前的,错失良机的企业,想要强撑着活下去,实在是难的很。

所以,今年,汉堡王被卖了,购买者是CPE源峰。虽然说是合作共赢,但幕后老板是谁,一目了然。CPE花了3.5亿美元,买走了未来20年的经营权。

也就是说,将来的品牌运营和菜单调整这一块,将要全部实现汉化,争取来一波死而复生。甚至,双方为了重振态势,还定下了一个相当疯狂的目标。

“在未来10年内,将门店扩张到4000家!”

嘶,这野心是真的大。但是,能不能成功的打破困局,谁也说不定。毕竟,20年前,汉堡王就是带着野心来的,结果把自己玩成了“植物人”。

当然,现在的CPE,也不是一般人,背后的机构很多,也是连锁圈的大咖之一,实力雄厚。之所以选中汉堡王,本质上就是看上了这个老牌子。

在资金投入这一块,确实没什么好说的,CPE不差钱。而且,CPE的经验很足,投过蜜雪冰城,知道怎么把品牌打入到三四线城市,团队内不乏骨干精英。

只是吧,想达成目标,还是相当困难的。

首先,市场不多了。饶是老牌子的汉堡,现在都不能稳如老狗了,为了防止新品牌抢市场,把能占的都给占了。这就导致后来者难以崛起,而汉堡王也不容易从中插缝,难以渗透。

再有,扩张也不能忽略质量,否则只会重演过去的关店结局。更何况,在吃的这一块,尤其是快餐,替代品越来越多了。

当然,对于这个改了姓的汉堡王,其实可以保留一些期待。如果将来真的能彻底做到汉化,也不失为普通人在快餐方面的一个新选择,说不定能站稳脚跟,只不过这条路走起来并不会那么顺利就是了。

信源:《科创板日报》——《斥资3.5亿美元 CPE源峰接手汉堡王中国控股权》

《长江商报》——《汉堡王中国3.5亿美元易主将扩店超4000家 外资品牌本土化难破双重困境》

《中国商报》——《汉堡王中国也被卖了,“新东家”曾投资蜜雪冰城、老铺黄金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美食   困局   美元   王中国   汉化   品牌   口味   中国   确实   麦当劳   肯德基   野心   牌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