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最常见的几种野菜 只要了解透了 哪怕生化危机来了都不怂(六)

野茼蒿

这一种常见却又独特的植物,拥有诸多为人熟知的名字,如冬风菜、假茼蒿、革命菜、昭和草、野塘蒿、安南菜等。隶属于菊科、野茼蒿属,是直立生长的草本植物。在其丰富的成分构成中,不仅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 C,还蕴含着钾、铁、锰、钙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植物的性质平和,味道甘美中带着微微的辛香。其全草皆可入药,具备清热解毒、健脾消肿的功效,对于诸如水肿、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等疾病,野茼蒿展现出了极好的治疗效果。。野茼蒿偏爱生长在特定的环境中,高海拔山地、广袤的草原、蜿蜒的河岸、肥沃的田边等地,都能发现它的身影。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多见,北方也有一定的分布。

除了显著的药用效果之外,野茼蒿的嫩茎和叶子均可成为餐桌上的美味。这种野菜不仅能够凉拌,与炒鸡蛋、炒腊肉搭配,或是用于炖豆腐、涮火锅,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风味。在古代典籍《救荒本草》中就曾经记载:“野茼蒿味苦,救饥,采嫩苗叶,炸熟,换水淘洗净,油盐调食”。这充分证明了采摘食用野茼蒿的历史源远流长,同时在那些古老而艰苦的岁月里,为人们的温饱以及生存提供了一份保障。

而在野茼蒿众多的烹饪方法之中,凉拌无疑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做法。将其摘干净并焯水之后,沥干水分,再以新蒜、炝辣椒、酱油、陈醋、香油搅拌均匀。品尝起来,口感脆爽,略带苦味,又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令人回味无穷。野茼蒿的采摘时间通常在清明节前后,也就是 4 月到 5 月之间。在这个时期采摘,野茼蒿的茎叶质地最为细嫩,味道自然也最为甜滑鲜美。


附地菜

因其茎部铺散于地面生长,故而获此名。不仅如此,它还拥有众多别称,例如伏地菜、伏地草,而在其他地域,又被称作鸡肠草、地胡椒、地瓜香、黄瓜菜等等。这种野菜隶属于紫草科、附地菜属,通常为一年生草本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附地菜在我国传统的医学典籍《本草纲目》中,有着明确记载:“附地菜微辛、苦、平,无毒”。其药用价值不可小觑,能够用于止痛,在解毒消肿方面功效显著,对于胃痛吐酸、痢疾、热毒痈肿等症状,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附地菜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等广大地区。在广袤的田野间,蜿蜒的路旁,荒凉的草地中,或是丘陵林缘地带,乃至灌木林间,都时常能够发现它的踪迹。其特征表现为植株往往成簇生长,拥有众多的分枝,叶片小巧却极为繁密。每年的三四月份,便是这种野菜的最佳采摘时节。采摘其嫩叶后,需先去除杂质、仔细洗净,再用淡盐水浸泡一段时间,便可用于料理。

附地菜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凉拌、炒食、加面粉清蒸皆可。然而,凉拌这种方式无疑是最直接、最简单,同时也是最为新鲜的做法,将采摘回来的附地菜摘净洗净之后,放入开水锅中进行焯水,随后捞出沥干水分,搭配上蒜泥、辣子、蚝油、生抽、芝麻油、老陈醋等调料,充分搅拌均匀之后,一道美味可口的凉拌附地菜便大功告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美食   生化危机   野菜   春季   茼蒿   陈醋   草本植物   痢疾   生长   广袤   典籍   安南   本草纲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