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也让“共和”成为不可逆的历史潮流,人民群众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在1902年,孙中山在与章太炎讨论目前形势时明确指出了三个城市,并表明如果中国迁都到这三座城,则有望称霸亚洲。
是哪三座城市能被孙中山给予如此厚望呢?想必大家都和当时的章太炎有一样的疑问。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孙中山说的到底是哪三座城市。
第一座,武汉。
孙中山说选址在武汉可以巩固本土统治,这也成为了他选择武汉的主要理由。
至于武汉为什么能巩固本土统治,那就要从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来说。
从政治方面来讲,武汉是南北枢纽与革命中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打响了革命第一枪,从此以后武昌就被誉为“首义之区”,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象征。
到了1926年,北伐军队成功攻克武汉,并将武汉作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武汉的政治地位又上一层楼。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武汉成为了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共代表团、各国领事馆都在此聚集,共同为反法西斯战斗而努力。
也正是因为这些重大事件,武汉在全国人民心中变得愈发高尚。
从经济方面来讲,武汉是内陆工商业的霸主。汉阳铁厂、武昌纱布局、汉阳兵工厂是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主导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一举措为武汉成为工商业霸主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且,武汉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长江、汉江在这里交汇,水运注定在这里走向繁荣。依托这一优势,武汉成功成为内地最大转口贸易港,与上海、天津并称“三大海关”。
除此之外,武汉的金融业也非常发达,汉口设有汇丰、花旗等外资银行分行,本土的湖北官钱局、汉口商业银行亦十分活跃。
从文化方面来讲,武汉是中西交融的先锋。
民国时期,武昌高师与北京高师、南京高师齐名,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后迅速发展为顶尖学府,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在这一时期,《大汉报》、《武汉时报》等影响广泛,为传播新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少外国人也在武汉的吸引下修建了西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一起构成了武汉的多元城市景观,为武汉又增添了一抹色彩。
第二座,西安。
孙中山之所以选择西安就是觉得西安可以统御边疆和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众所周知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关中平原被秦岭、陇山、黄土高原、黄河环绕,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号称“四塞之国”。
这种地势易守难攻,可以有效保护内陆,又能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形成威慑。
从古至今,西安周围的少数民族就种类繁多,到了民国,西安周围仍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实力雄厚且又对中原虎视眈眈的民族。孙中山选择西安不失为明智的想法。
让我们再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西安也算是正确的选择。
孙中山所领导的政权在建立初期根基是非常不稳的,旧势力并未彻底消失,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非常激烈。
在这个时候,争夺政权的正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人的思想。
中国人的思想在几千年中都受儒家的影响,“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在旧时期的中国人心中依旧占着重要的地位。
国人依旧割舍不了“政权的正统性”这一想法,而西安的历史就恰好符合老百姓的诉求。
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成都城最多的地方,西安可谓是“正气”满满。
古时的西安是周礼的发源地,是秦统一的根基,更是汉唐盛世的核心,具有无可代替的政治正统性。
不仅如此,西安的文化影响力也很大。汉代的太学、唐代的国子监均设于西安,大雁塔、法门寺也成为了不少佛教信徒心中的神圣之地。
基于这些文化底蕴,就算迁都西安,也不会引起国人的反对。
第三座,伊犁。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伊犁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既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什么孙中山会说伊犁适合当首都呢?
实际上,孙中山想到伊犁是看中了迁都伊犁后的地缘影响力。伊犁深处内陆,毗邻许多国家,而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都比较好,为中国的发展可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在民国时期,受外国侵扰最多的就是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因为易侵略、资源丰富等原因受到了各国的青睐,成为众矢之的。伊犁远离主要冲突区域,可为国家的发展存蓄力量。
再者,伊犁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汇聚,作为首都可以彰显国民政府所倡导的“共和”理念,从而让更多国人看见国民革命的好处,激发抵抗侵略者的热情。
虽然伊犁到内陆的交通有些许不便,但是伊犁作为丝绸之路的北道枢纽,其交通可以称得上便利。
一旦中国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那么中国与中亚、西亚的经贸往来就会变得无比顺畅,中国经济也会有一定的发展。
其实,不论是武汉、西安还是伊犁,都有成为首都的潜质,这不仅仅要靠这三座城自己的优势,更要靠国家的实力。
回看今朝,北京成为我国首都,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孙中山所预言的这三座城,亦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担负着各自的责任,也在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参考资料:
1.杨天石:国民党政府的迁都宣言——来源:澎湃新闻
2.孙中山宋庆龄与“首义之城”渊源深厚——湖北日报
3.《新商风云录》引言——发现新疆
更新时间:2025-09-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