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吃什么最有效?食疗专家给出建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 记者 夏瑾)“冬病夏治”除了三伏贴还有什么法宝?如何抓住初夏时节,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规划夏日饮食,帮助“冬病夏治”?今天,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饮食中的中医养生”专题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就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发布会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摄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指一些疾病可能会在冬季病情加重,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脾胃虚寒在冬季也会加重。“夏治”是指在这些疾病有所缓解的夏季,趁机辨证施治,既是预防,同时也减轻疾病症状。夏季人体阳气最旺,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此时驱赶体内的寒气、调整阴阳,可以减轻冬季病症的发病频率。

王宜介绍,淮海地区就有传统的伏羊节,吃伏羊(入伏后的羊肉)能够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有利于治疗和预防“冬病”。

“当下时节,日常的保健饮食可以多选择温热性的食物。天气炎热,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内里湿寒,需要羊肉、桂圆、韭菜、生姜等食物疗养;其次是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白扁豆,可促进脾胃的正常运化;天气炎热,流汗多,要防止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就要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吃新鲜果蔬。”王宜说,“这些都要建立在因人而异、辨体质施膳的基础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标签:养生   食疗   建议   专家   中国青年报   阳气   脾胃   冬季   食物   疾病   饮食   记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羊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