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秋意变浓,霜降即将到来。
一早推开窗,风带着刺骨的凉意,地上的草叶被白霜裹了一层冰亮的衣。
有人说,霜降一过,就是真正的深秋。的确,从这天起,天地的“气”开始往里收,阳气渐弱,寒气渐生。
古人把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开始捕猎,为过冬做准备;
二候,草木枯黄飘零;
三候,蛰虫入穴冬眠。
自然界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提醒人:该“藏”了。
“藏”,不是懒散,而是让身体慢下来,开始储存能量,为冬天养好根。
这时候,最怕的就是“寒气入体”,尤其脾、肺、肾三脏,最容易受伤。
所以,霜降不只是气候节点,更是身体调养的关键时刻。
一、霜降三宝——“吃得巧,补得好”
① 板栗:补肾气,强筋骨
每年霜降前后,街边板栗香味飘满街头。
栗子被称为“肾之果”,温补而不燥,最适合天冷后补肾气、强筋骨。
气血足了,手脚才不会冰凉,冬天才抗冻。
�� 推荐吃法:板栗炖鸡
栗子和鸡肉搭配,补中带养,香气浓郁。
小火慢炖,栗子粉糯入味,汤汁浓稠,吃上一碗,从胃到脚都暖透。
天冷时,每周吃上两三次,气色都能看得出来在变好。
② 羊肉:暖身驱寒,补气血
“霜降吃羊肉,一冬都暖和。”
羊肉天生带热性,能补气养血、温中祛寒,是霜降时节的进补佳品。
很多人怕“上火”,其实羊肉只要搭配得当,比如加点萝卜、芹菜、胡椒粉,反而能平衡热性。
�� 推荐吃法:羊肉芹菜馅饺子
羊肉鲜、芹菜香,一口下去,暖得刚刚好。
尤其天冷的晚上,煮上一锅热腾腾的饺子,配一碗姜枣茶,比什么保健品都实在。
③ 白萝卜:润肺气,清痰湿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霜降之后空气干冷,很多人嗓子干、容易咳嗽,这时候最该吃的就是白萝卜。
它能润肺止咳、化痰生津,尤其对秋冬干咳、痰多的人特别友好。
�� 推荐吃法:白萝卜炖鸡
萝卜甜脆、鸡肉鲜嫩,两者搭配清润不腻。
加点姜片提香,再炖上半小时,香气满屋,喝汤润肺,吃肉补气。
二、霜降做一事:防寒保暖
古人说:“霜降勿露身,早睡早起,保暖护阳。”
霜降后的一阵冷风,就能让不少人第二天喉咙痛、腰酸背冷。
这个节气最关键的“补”,其实不是吃,而是“护”。
护阳气、护脾胃、护脚底。
颈部要护:出门别贪风,围巾、高领衫该上就上。
脚底要暖:晚上睡前泡脚,加几片生姜、艾叶,驱寒除湿,一夜好眠。
饮食要温:少凉多暖,早上喝粥,晚上吃汤。
情绪要稳:秋天阳气收敛,人易郁,少焦虑多静心。
写在最后:
霜降是秋冬的分界线。
从现在开始,吃得对、穿得暖、睡得早,就是最好的“养生”。
记住九个字:补肾气、护阳气、暖脾胃。
一碗栗子鸡汤,一口羊肉饺子,再配一锅萝卜炖汤,
让身体“藏”起来的同时,也把温暖留在心里。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