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日本房价开始暴跌,上万人自尽,他们悟出一套道理沿用至今

1991年,日本全国自杀人数激增,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经济战争,让无数原本衣冠楚楚的上班族、企业家、房主、金融从业者,走向了命运的尽头。

“泡沫”两个字,成了一个世代的梦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历了如此沉重的教训,几十年后,日本政府和社会竟然从这场浩劫中,悟出了一套“生存之道”,并沿用至今。

这套逻辑并非来自经济学教科书,而是由真实的血泪、绝望、重构和韧性编织而成。

如果说现代中国人正在经历高房价、货币政策迷雾、消费信心不足等焦虑,那么日本三十年前的经历,或许正是一面镜子。

如今,日本年轻人不再狂热购房,更愿意租房、理财,“低欲望社会”成为主流现象。

很多人不再热衷买车、买房、攀比,与之相比,更愿意过简单生活,选择兼职、自由职业、甚至远离都市。

消费不再是身份象征,而变成一种理性选择,一切其实早有端倪。

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开始痛定思痛,反思经济调控机制,“地产不能作为投机工具”这个思想,深深烙进部分人的脑中。

那时候的日本,已经被多年的经济停滞和社会焦虑摧残得千疮百孔,整个国家仿佛陷入了一种“集体沉默”的状态。

GDP增长率徘徊在1%左右,企业销售额连年下滑,就连东京最繁华的银座大街,也变得冷冷清清,他们曾经拥有一切,然后失去一切。

1998年,日本自杀人数突破3万人,其中大多数是中年男性,曾经的企业骨干、家庭支柱,他们在失业、房贷、绝望中,选择了“解脱”。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从1998年起,日本连续14年每年有超过3万人因自杀身亡,这种趋势持续高位,成为社会危机的另一种象征。

当中的一些人,是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被彻底击垮了。

1991年,泡沫正式破裂,房价如断崖式下滑,商业地产价格暴跌,一些居民住宅价格几乎腰斩。

那时候,“房子卖了还不够还贷款”成为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房奴,从奋斗者变成负债者,很多人当初用几乎为零的利率贷款买房,幻想着房价永远上涨。

东京的地产在短短五年内上涨五倍,全国土地均价翻倍,股市更是一路飙升至38915点的巅峰。

几年前,人人都觉得自己是金融天才,贷款、炒房、炒股、炒地皮,连家庭主妇都在银行排队贷款,金融机构放贷不设限,仿佛“钱是免费的”。

银行经理主动上门拉客户,“不贷款才是傻瓜”,似乎成了那个时代的口头禅。

这种情况十分特殊,之所以发生,还与1985年那份看似平静的《广场协议》有关。

当时,美国为了解决自己的贸易逆差,逼迫日本签下字据,让日元升值。

结果就是,日本出口骤减,企业利润受挫,大量资金回流国内,却找不到出口,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一触即发。

日本政府试图通过极低利率刺激经济复苏,却没想到放出了“怪兽”,那些看似理性的政策,最终让股市和房市脱离了基本面,成为脱缰的野马。

1989年末,股市指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点,仿佛人人都在赚钱,人人都在成功,但真正的灾难,却在那高峰之巅悄然酝酿。

当日本央行终于意识到局势失控,开始加息,市场瞬间崩塌,房价断崖式下跌,股票一泻千里,企业资金链断裂。

无数企业倒闭,银行坏账堆积如山,个人资产灰飞烟灭,有人夜里喝醉后哭着打电话给银行,恳求宽限几天,有人在公司楼顶上留下遗书,纵身一跃。

许多曾经辉煌的财阀、地产公司、银行,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倒下。

金融监管的滞后,更加剧了危机,政府没有及时注资救市,错过了最佳窗口期,导致问题拖延扩散。

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再度袭来,雪上加霜,150多家金融机构倒闭,整个金融体系摇摇欲坠。

另外,财政赤字也在疯狂膨胀,21世纪初,日本国债已高达GDP的240%,全球最高。

虽然大多由日本国内持有,偿债压力依然巨大,政府财政几乎被社保、救助、债务利息锁死,难以腾挪。

在这种长期压抑下,居民收入跌回1987年水平,消费欲望几乎归零,企业不再扩张,停止借贷,开始“去杠杆化”,劳动生产率也大幅降低。

一个国家,从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变成了“失落的帝国”。

日本没有激进革命,没有大规模游行,没有政府垮台,他们选择了“适应”,选择了“忍耐”,选择了“反思”。

后来,日本开始构建一套全新的宏观调控机制,政府推动高科技和服务业,不再一味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鼓励居民投资股票和债券,提升金融多样性,“一篮子鸡蛋”成为家庭投资新理念。

另外,日本住房政策也发生深刻变化,新建项目更注重居住需求而非炒作空间,房地产逐步回归“居住属性”,投机者渐渐被市场自然淘汰,购房者回归理性。

一场世纪级的崩盘,让日本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资产不是财富的全部,理性才是抵御风险的唯一武器。

如今,许多日本人早已不再迷信房产和股市,他们知道,财富不是靠运气,而是靠耐心、分散、稳健,不贪,才是最好的投资。

这场从1985年到今天的历程,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史,更是一代人灵魂的重塑史,泡沫终将破裂,疯狂终将沉寂,而理性终将胜出。

日本人痛过、错过、悟过,他们用三十年的阵痛,换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

日本离无被迫自杀社会有多远.2016年03月25日 07:17:58 来源: 人民日报

全球国债规模创新高:债务多高才算“高”?日本240%!新京报2018-05-17 02:34

日股再创新高!日本政府鼓励散户炒股!新浪财经2024-03-21 20:03

什么是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对金融市场有何影响?2025-07-04 13:00:00.和讯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财经   日本   房价   道理   理性   日本政府   银行   企业   社会   经济   泡沫   贷款   股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